6月25日,无人机拍摄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摄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
“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这是中国的回答。
2019年,中国保持定力、站稳脚跟,在埋头苦干中增长实力,在改革创新中挖掘潜能,在积极进取中开拓新局,中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进展。
这一年,我们在攻坚克难中稳健前行。实践证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是中国经济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的大趋势。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也必然更加光明。
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风云激荡中,且看中国答卷。
——增速稳。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在超过90万亿元的高基数、大总量基础上实现了6.2%的中高速增长。在全球经济总量1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中,初步预计速度最快。
——结构优。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服务消费的增长速度超过10%,制造业与服务业加快融合,强大的国内市场正在形成。
——市场活。今年前10个月,我国日均新登记企业近2万户。不久前发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比2018年版再减少13%的事项,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
——民生暖。今年前10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提前两个月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目标。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后劲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1月份至10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2%,快于全部投资9.0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3.7%,新动能加快集聚。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2019年我国一方面通过“六稳”政策积极应对,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另一方面不断出台各类改革举措提高增长潜力,确保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中国宏观经济保持了超预期稳定,经受住了过去一年多世界经济低迷和中美贸易冲突的“挤压”,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弹性和韧性。
一年来,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
精准脱贫加力显效。前三季度,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3元,实际增长8%,比全国农村快1.6个百分点。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稳步推进。前三季度,全国处置银行不良贷款约1.4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表示,我国金融风险由前几年的快速积累逐渐转向高位缓释,已经暴露的金融风险正得到有序处置,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金融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截至11月25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已办结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12091件。1月份至10月份,全国地表水水质好于3类断面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劣5类断面比例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持平。
改革开放步履稳健
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800多家参加企业展,超过50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累计意向成交额711.3亿美元,比首届增长23%——在国际经贸增长放缓态势下,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真实数据,是中国坚定扩大开放的生动注脚。
“中国将张开双臂,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
一年来,对外开放务实举措接连落地。
仅以金融业为例,5月份,中国银保监会提出12条银行业保险业新开放政策措施;7月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推出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11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提出,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限制。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金融业双向开放不断提速。
一年来,制度型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3月15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外商投资法》;6月30日,2019年版全国和自贸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对外发布。其中,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8条减至40条,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5条减至37条,支持外资更多投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更多投入中西部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等法规政策接力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也于日前相继修订发布,制度型开放渐入佳境。
一年来,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8月6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公布。8月26日,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成为第五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我国自贸区的数量自此增至18个,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雁阵排开。在继续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的同时,我国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将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的国家战略,增强开放联动效应。
一年来,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
截至10月底,我国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已近2万列。11月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个成员国已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并将致力于确保明年签署协议。
今年以来,我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实际利用外资均实现正增长。在全球贸易投资低迷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中国市场机遇无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时所说:“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既大胆创新,又摸着石头过河,越是面临阻力,越是迎难而上,加大开放。”
深化改革活力显现
2019年,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经济循环更加畅通。
目前,我国人均基础设施存量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的20%至30%,在交通、水利、能源、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基础设施领域仍存在不少短板。今年以来,党中央对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提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
加大对农村脱贫攻坚、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铁路、能源、农林水利、托幼养老等投资力度;加快出清僵尸企业,有序释放优势先进产能;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推进5G网络部署,加快5G商用步伐,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以来,短板领域投资、高技术领域投资持续保持较快增长。1月份至10月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7.4%、32.7%,分别快于全部投资32.2个和27.5个百分点。
2019年,我国全面转入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新阶段,统筹推进职工安置、资产债务处置、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等工作,努力推动钢铁、煤炭等行业高质量发展。10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493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比9月末减少23万平方米。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更大规模减税降费送来“真金白银”。前三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7834亿元,企业单位成本费用较年初继续下降。据估算,今年全年中国减税降费规模大大超出2万亿元,将达到2.3万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从2015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止跌回升的态势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践证明,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经得起惊涛骇浪、狂风骤雨,无论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中国经济始终展示出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也不会改变,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