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北京市第109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召开。为做好首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倡导公众养成经常佩戴口罩、随身携带口罩的良好习惯,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在会上发布了常态化防控下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指引,明确了6类情况要戴口罩。户外活动在保持一米线社交距离时可不用戴口罩。
根据该指引,医务人员和前往医院就诊住院人员、陪同陪护探视人员,应当佩戴口罩;有发热或患呼吸道感染病的患者及其接触人员居家或外出时,应当佩戴口罩;从事公众服务(含窗口岗位)人员,商场、超市、餐饮、酒吧、KTV、美容美发、环卫、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等行业人员,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测温验证人员,应当佩戴口罩;前往人群拥挤、通风较差的室内公共场所,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养老、托幼、托育、中小学校、福利等机构,应当佩戴口罩;年老体弱者、患慢性病人员、孕妇等外出时,或需与他人密切接触而又无法确定风险时,建议佩戴口罩;学校师生上课时,建议佩戴口罩。
刘晓峰表示,户外活动在保持一米线社交距离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在消毒通风良好、严格健康监测、保持社交距离的室内会议及活动场所,可以不戴口罩。有关行业和单位根据各自工作环境特点,在卫生专业机构或人员指导下,可制定具体场景下佩戴口罩指引。
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介绍,全市已经连续35天实现本地和境外输入病例“双零”增长,目前全市仍有在院治疗病例5例。
重点
本市将启动空调卫生大检查
5月17日西城区一单位出现33人集中发热情况,均已排除新冠肺炎,但与中央空调使用有关。就此,北京市卫生健康监督所所长李亚京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本市卫生监督机构加强了执法检查,并对相关单位进行了卫生管理指导,制定了重点检查内容、提高消毒频次、扩大消毒区域、关闭回风、采取全新风运行等措施,确保集中空调新风系统卫生安全。
此外,本市已在5月15日发布了《加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工作的通知》,同时计划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监督检查,要求各区卫生监督机构要继续加强常态化防控期间和夏季集中空调卫生管理,加强开放式冷却塔、新风机组过滤分管等重点设备的监督检查,预防和控制空气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切实保障公众身体健康。
3个暗访小组开展院感检查
从5月开始,本市成立了3个暗访小组,对市内医疗机构开展院感暗访检查。针对暗访发现的问题,通报属地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要求属地督促相关单位立行立改。督查巡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重点是传染病疫情防控、医疗废物处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理、公共用品用具消毒、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等。
据悉,从2月开始院感防控就已成为本市监督执法的焦点。2月,市卫生健康监督所成立督查队,联合院感专家共同开展院感防控重点督查。3月下旬起,依次开展了二级以上医院医疗服务、恢复正常诊疗秩序情况督查,强化院感防控措施落实,对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4月底,重点加强了对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人群核酸应检尽检、院感防控、发热筛查哨点建设、传染病防治、复工复诊等5方面督查。
约谈19家“问题单位”负责人
根据有关线索,本市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有关单位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市领导和市卫生健康委领导先后约谈了19家存在问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并提出了整改意见。
据统计,从1月20日至5月17日,全市卫生健康机构累计监督检查、服务指导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控52955户次,发现存在问题的单位2286户次,警告222户次,罚款18户次,罚款金额92000元;累计检查指导发热门诊1404户次,发现存在问题27户次;累计检查指导集中隔离点1390户次,发现存在问题39户次;累计检查指导人群聚集公共场所51929户次,发现存在问题1868户次,警告820户次,罚款159户次,罚款金额489703元。其中,监督检查1687户次,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604户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