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在数字光影中重返圆明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19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261
核心提示:在北京首钢冬奥广场一座保存完整的28米高的筒仓料锥工业遗产本体内,正在举办一场重返万园之园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这里是RE睿
 在北京首钢冬奥广场一座保存完整的28米高的“筒仓料锥”工业遗产本体内,正在举办一场“重返·万园之园”——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这里是RE睿·国际创忆馆,全球首个以“文化遗产+数字创意”为内核的沉浸交互体验馆。

“这场光影感映展由清华大学历经20年研究,在史料、图档、考古发掘现场、老照片、铜版画等错综复杂的历史线索中构建还原出圆明园的历史原貌,并通过数字技术还原,将圆明园消失的50余处美景重现。”RE睿·国际创忆馆馆长杨思告诉记者,“这项成果首次面向社会展示,光影感映展通过5G+8K高清影像、AI+AR等技术,实现了内容无限延展。”

杨思介绍,展馆所在地曾经是首钢用于存储铁矿、氧化石、焦炭等炼铁原料的筒仓,纵深20余米。展馆保留了筒仓的原有结构,变身为全新的文化数字创意展馆。在这里,参观者可感受到全视域联动影像和全沉浸时空仓的极致感官体验。

进入展馆,抬眼可见特殊而丰富的空间布局。这里陈列了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件圆明园珍贵史料图档,包含圆明园的设计图纸、老照片、数字流散文物等,以及现存最完整的西洋楼彩色铜版画。

“这些珍贵的圆明园相关遗存,恰似历史的碎片,借由我们将开启重返圆明园的路径,在全沉浸时空仓开启一场梦境与现实的穿越之旅。”杨思说。

这场穿越之旅的发生地就在筒仓内。“我们用筒仓现有的高度空间和中心底部原有的11.5米高的下料锥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运用高画质、高清晰度等人工智能设备技术,将富有动感和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杨思说,“观众以数字复原研究者的视角,在纵深20余米、面积500平方米的联动影像空间中,见证圆明园海晏堂遗址的数字重生。”

音乐响起,数道光柱从天而降,整座筒仓瞬间变为时光穿梭机,覆盖场馆一周的激光投影同时亮起,圆明园的遗址画卷缓缓展开。废墟中,逐渐出现了西洋楼的轮廓,坍塌的石构件重新归位,一片片琉璃构件从巨型筒锥出现,缓缓升起,海晏堂自其中重新拔地而起。阵阵齿轮轰鸣,正是欧洲传教士蒋友仁为大水法量身设计的机械给水系统,溯源终流,十二兽首再次涌出清泉。

“为了这场光影感映展,空间改造利用方案设计了10余稿,布展方案做了上百稿。”杨思说,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工业遗产原状,团队通过吊挂钢结构体系将参观区域和螺旋楼梯悬挂在锥体上方,通过凌空铺设的穿孔板、玻璃平台获得独特的空间感受。

“我们不希望它是一个静止的空间,希望能够具备更多的跨界可能性。”杨思表示,馆内集成了100多种不同型号的数字设备,既有业界新品,也有通用型产品,致力于呈现最精彩的表现。“我们将通过与全球数字创意产业链的众创共建,为AR、VR、智能制造、教育、文创等行业提供跨界应用场景,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研发。”(记者 祝君壁)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