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贯通了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是注册制在全市场分步骤推开的关键一环,也是资本市场全面深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注册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涉及发行制度,还涉及信息披露、退市、交易等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
注册制下,尤其需要发展长期业绩导向的机构投资者,回归价值投资的重要理念。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发展长期业绩导向的机构投资者,营造价值投资文化氛围,需从转化存量、引入增量、优化环境入手,积极创造条件畅通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逐步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
从成熟资本市场发展经验看,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中长期资金是市场的“稳定器”“压舱石”。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要求。去年以来,证监会把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作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任务,在优化公募基金差异化的准入安排、推动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比例和范围、提升交易便利性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
权威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权益类公募基金募集金额超过540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4.8倍。这对改善市场结构、促进市场平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前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为创造条件畅通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逐步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首先,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公募基金管理人为代表的专业化资产管理机构队伍,支持优质基金管理人提升专业能力、打开管理半径,实现做优做强,同时继续推进商业银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其次,完善行业机构分类监管体系,引导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强化长期业绩导向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持续推动公募基金等各类资管产品实施长周期考核,支持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实施高管和核心投研人员股权激励。
再者,扎实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不断提升交易便利性和效率,降低中长期资金投资成本,推进完善机构投资者税收、业绩评价、会计等配套政策安排,强化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
最后,落实国家关于深化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支持理念成熟、实力较强的外资机构通过设立合资或独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担任产品投资顾问等形式积极参与我国资本市场,推动行业良性竞争,促进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投资文化。
去年以来,资本市场持续推进“深改12条”落地实施。“深改12条”明确提出,要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强化证券基金经营机构长期业绩导向,推进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监管;推动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推动公募基金纳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金投资范围。这些工作部分已经落地,部分正在加速落地的过程中。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在促进资本形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缓释风险、激发企业家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多层次市场体系,聚集了各个领域的优秀企业,股票、债券、期货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积聚起一定的发展势能,但发展不充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亟需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型。
资深专家提出,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等长期资金应当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坚定信心,积极行动,为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