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一书从金融视角,沿着城市化这条主线索,同读者分享了作者对城市化与房地产、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城市化与资本市场等系列主题的研究成果。该书由巴曙松教授及杨现领博士所著,于2013年9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百度百家将陆续为读者摘录书中精彩内容,本文为该系列读书笔记第七期。
从探讨城市产业布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规律的角度讲,美国的历史进程同样也有其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美国不同产业在不同城市或城市群之间动态重构的历史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自发力量所驱动,因此发展脉络清晰,带有一定的“原生态”特征,据此可更准确地认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这对于中国当前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也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均很突出。
如果简单归纳这个历史规律,我们可以把它概括如下的四个内容:
第一,从驱动力来讲,大机器工业在19世纪中期启动了美国城镇化的引擎。城市是工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载体,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地理空间、自由流动劳动力、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的集聚。但工业化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城镇化的完成。与工业化发展形影相伴的是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快速扩张,这些行业的扩张导致更多人力资源直接从一、二产业“生产部门”转移到第三产业中,导致城镇化率比工业化率有更快和更长久的提升。
第二,从人口和产业的区域布局结构看,美国城市的发展自东北部新英格兰和中大西洋地区,到中西部五大湖地区,再到西海岸地区,自东向西,具有明显的三阶段梯度开发的特征。每一阶段的开发都是一次气势恢宏的“人”与“产业”在特定区域的集聚,并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的禀赋优势,孕育出在全国范围上专业化分工极强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第三,从城市空间构成看,在“区域增长极”中,“人”与“产业”的集聚终极形式就是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District),并以此为辐射中心,不断兼并扩张,最终与区域中临近大都市区形成“大都市群”或“大都市带”。如:19世纪上半叶纽约率先繁荣,以此辐射,北起波士顿,费城、华盛顿特区、南至里士满,沿大西洋沿岸跨越10个州。19世纪下半叶芝加哥脱颖而出,以此辐射,东起匹兹堡、布法罗、克利夫兰、底特律,西达圣路易斯,中有密尔沃基、哥伦布,南绕五大湖成半月形。二战后洛杉矶迅速崛起,以此辐射,北起西雅图、波特兰、旧金山、南至圣地亚哥和凤凰城,连绵贯穿了整条西海岸。
图表1 美国三大城市群经济梯度递进发展历史
资料来源:华创证券
大机器工业启动美国城镇化的引擎
几乎同所有国家城镇化的进程相似,美国的城镇化也是从人口流动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开始的。在美国城镇化兴起的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不断涌入的外来移民;二是美国的农村人口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就农村人口而言,城镇化使得19世纪和20世纪美国的农业从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呈直线下降的态势。农业人口的转移主要是因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导致了各地农场之间的激烈竞争和农业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大幅减弱。他们为了谋生,主动或被迫进入工业发达的城市就业。
然而,真正开启美国城镇化浪潮的却是工业。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其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孕育了大批新兴行业和企业,大量就业机会的呈现意味着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这就出现了列宁指出的大机器工业必然造成农业人口的流动转移和集聚。结合美国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这种人口流动及其与工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具有鲜明的特征。
对于工业来说,城市是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载体,因为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空间、自由流动的劳动力、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的集聚。在这个意义上,城市对工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城市发展为工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其二,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为工业化的崛起提供了各种必要的社会服务。其三,城市人口的增加和面积的扩大实际上就是工业市场的拓宽。其四,城市最为工业发展的载体,各种工业部门的各类企业云集于此,这就促进了各个行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生产,使得原来彼此分散的生产过程汇合成彼此不可分割的社会化生产过程,从资源的开发、原材料和中间品的加工,直至最终产品的形成等全部过程都可以在一个城市内完成。
就美国的历史来看,美国工业化起于19世纪20、3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是以轻工业为主,具有现代意义的企业和工厂尚未大规模兴建,在地域上又仅限于东北部地区,因此工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仍然不能撼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19世纪60、70年代起始,在二次工业革命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以及交通事业发展的推动下,美国工业化进程加快,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成为带动经济的火车头,于此同时,城镇化也正是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不同步
严格讲,工业化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城镇化的完成。从时间上说,美国在1890年以前就完成了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而城市社会的形成是在1920年(城镇化率达到50%),两者相差30年;美国工业从业人员占比达到顶峰是在1950年代,而城镇化率在接下来的60年中依旧稳步上升。这种工业化发展在先、城镇化发展在后的现象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差异。从功能上来说,工业是城市产生、发展的创造者和促进者。由于各个工业部分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劳动力,而劳动力的集中又为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此外,劳动力最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的集中又增加了对住房教育、饮食、商业零售、公共交通、供电供暖、污水处理等产业的需求。同时,在工业发展的进程中,各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其他行业的支持。这样,人、资本、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集中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使得城市不断发展。
我们以“城镇化率/工业化率”来描述工业化活动引起的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可以看到在世界范围上,普遍的规律是城镇化率高于工业化率。即:随着工业产出占总产出比重的提高,会有更高比重的人口集聚于城市,工业化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城镇化的完成。
图表2 全球城镇化率普遍高于工业化率的一般历史规律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作者梳理
简单推论,其背后的逻辑可能是:与工业化发展形影相伴的是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快速扩张(比如:交运、仓储、物流,批发、零售贸易,金融保险服务,技术研发等)。这些行业的扩张导致更多人力资源直接从一、二产业“生产部门”转移到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部门”,而后者需要集聚于已经出现“人”与“产业”集聚的区域,即城市。所以城镇化率比工业化率有更快的提升,因此城镇化可以归结为两步:第一步是工业化带来人与资本的一次集聚;第二步是由工业发展衍生出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带来人与资本的二次集聚。
图表3美国城镇化率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作者梳理
服务业增长的原因包括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需求因素主要是指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人民对服务的消费需求将逐渐超越对工业制品的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向以服务消费为主导的状态发展。供给因素主要由于工业劳动分工拓展和深化所带来的工业部门对服务活动的中间需求极大地扩张,如工业生产链条中日益拓展的研发、设计、管理、调研、检测、售后等活动。这些环节都需求更高技能和知识资本的劳动力参与,构成了分化深化所带来的中间服务需求。
(本文节选自巴曙松教授及杨现领博士著作《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该书已于2013年9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巴曙松、杨现领:《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2013年9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购书请点击以下链接:
1.当当: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332517.html#ddclick?act=click&pos=23332517_0_2_q&cat=&key=%B3%C7%D5%F2%BB%AF%B4%F3%D7%AA%D0%CD%B5%C4%BD%F0%C8%DA%CA%D3%BD%C7&qinfo=2_1_60&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20150125164112403937447124616543016&ref=http%3A%2F%2Fwww.dangdang.com%2F%3F_utm_sem_id%3D1303257%2F%3F_utm_sem_id%3D1303257%26_ddclickunion%3D620-kw-%25D7%25DC%25D5%25CB%25BB%25A7-%25C6%25B7%25C5%25C6%25B4%25CA_%25BA%25CB%25D0%25C4-%25B5%25B1%25B5%25B1_%25B5%25B1%25B5%25B1%25CD%25F8%7Cad_type%3D0%7Csys_id%3D1&rcount=&type=&t=1423057851000&v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