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今年10月份国民经济继续延续了稳定恢复的态势,经济增长面在拓展,恢复过程中的不平衡状况在改善,增长势头进一步巩固。值得一提的是,10月餐饮收入4372亿元,同比增速年内首次实现由负转正。
餐饮收入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76亿元,同比增长4.3%,比9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68%。1至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901亿元,同比下降5.9%,降幅比1至9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10月,餐饮收入4372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此外,消费升级类商品和网上零售持续保持增长。其中,10月份,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汽车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18.3%、16.7%、12.0%﹔1至10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91275亿元,同比增长10.9%,比1至9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
10月,工业、服务业两大产业也持续保持增势。其中,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与9月份持平﹔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4%,比9月份上升2.0个百分点。
此外,在就业方面,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下降。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9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8%,与9月份持平。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9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10月份,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7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至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9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0月猪肉价格出现首次下降
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比9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今年1-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0%,涨幅比1-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下降2.8%,鲜菜上涨16.7%,粮食上涨1.5%,鲜果上涨0.4%。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5%,涨幅与9月份持平。
付凌晖解释说,9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9%,10月回落到了2.2%,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猪肉价格的调整。9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5.5%,影响当月的CPI大概1个百分点。10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8%,向下拉动了0.13个百分点。
“这种变化一方面和去年的基数有关系,另一方面和今年加大生猪生产供应有关系。”付凌晖说,去年的猪肉由于生产供给的约束,从四季度开始,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从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基数比较高。今年年初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增加生猪的生产和供应,10月猪肉价格结束了19个月的同比上涨,出现了首次下降。
对于后期价格走势,付凌晖分析认为,一方面有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有下拉因素。后期随着双节的临近,一些食品需求的季节性因素可能会带动,同时国内的经济在回暖,对价格会有一定的拉动。在下拉因素方面,猪肉价格去年的基数在升高,再加上猪肉供给增加,有可能对价格走势产生一定的下拉。同时,因为价格还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现在国际疫情二次冲击的上升,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不会造成输入性通缩的影响还需要观察。
四季度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
对于未来经济走势,付凌晖表示,今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望比二、三季度进一步加快。他认为,当前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和有利条件较多,经济恢复的态势能延续和保持。
从需求看,10月份投资增长稳定回升,无论是基础设施、房产还是制造业投资,都在回升。从资金保障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6%,预示着投资回升态势有望持续。
从消费看,消费前景增强,10月份就业形势继续改善,城镇调查失业率较9月下降。就业的改善,有利于消费的增长。同时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内消费环境也在改善,消费信心在增强。国庆期间无论是游客数量还是旅游收入都在提升,票房收入也恢复至去年7成以上。随着消费的带动,服务业、工业生产都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随着欧美国家疫情反弹,不少人担心冬季疫情变化会对中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付凌晖指出,今年在疫情冲击下,全球的货物贸易出现了下降,但中国前10个月进出口同比增长了1.1%,好于全球贸易增长状况。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外贸潜力比较大,韧性比较足。从后期来看,尽管欧美一些国家面临疫情二次冲击的影响在上升,外贸的增长可能面临不确定性,但总的来看,中国疫情防控成果是比较明显的,企业复工复产、生产运行恢复保持较好状况,即便国际形势有不确定性,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仍然会好于全球整体的状况。
“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修复能力,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再加上今年以来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中国经济未来持续稳定恢复,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是有基础、有条件的。”付凌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