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环球时报:中国“左转”的思想和舆论基础尤其不厚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17  浏览次数:819
核心提示:一些境外媒体近日刊文,称中国政治的主轴从防左开始向防右转变,主要依据是互联网舆论在收紧,党报刊登了反对宪政的文章等。纵观

一些境外媒体近日刊文,称中国政治的主轴从“防左”开始向“防右”转变,主要依据是互联网舆论在“收紧”,党报刊登了反对“宪政”的文章等。纵观改革开放以来舆论场上对国家政治路线的种种评价,贴“左转”、“右转”标签的情况很多。

但不能不说,中国改革开放道路整体上是超越左右的。有过那么多经验和教训之后,中国主流社会对“左”和“右”都有较高的警惕性,国家政治路线朝着其中任何一个方向猛摆都缺少群众基础,只有稳健改革的“中间道路”才能受到广泛认同。

由于改革开放最早是从“反左”开始的,“左”受到的舆论压力更大,比如现在学者们怕跟“左”的帽子沾边大多甚于怕被称为“右派”。中国“左转”的思想和舆论基础尤其不厚实。

关键是什么是“左”和“右”?反对改革开放,无疑是“左”。但有人把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成“左”,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也当成“左”,把国家不按照他们的非理性要求做事都当成“左”。

另一方面,要求在中国推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无疑是“右”。但如果把呼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当成“右”,把要求严惩并治理腐败以及呼吁、践行舆论监督也都当成“右”,甚至把加快市场经济建设也当成“右”,就会出现同样的混乱。

我们认为现在大谈“左”和“右”必将造成对舆论的误导。中国在直面实际问题,在推出具体计划。比如八项规定、严惩腐败、群众路线、经济转型升级等都是十八大以来的突出大事,你说它们是“左”还是“右”?至于中国的政治主轴,十八大报告说得很清楚,那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报告还有一句话很著名:“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国家道路既是战略设计,更是充满复杂因素、夹着许多意外极端事件的庞大实践过程。没完没了谈“左”或“右”实际上渐渐脱离了国家日新月异的现实,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探讨的问题和角度。

关于改革,我们认为,第一它必须长期坚持,因为中国问题这么多,不改革没有出路。这不应是空话,而且实际上也不是中国的空话。改革已经是中国实现发展和稳定的基本方式,也是中国意识形态领域争议重重之下的最大共识。必须看到,如今围绕改革的争论是在路径和节奏层面的。

第二,中国的改革进程要坚决保持不失控,这是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及中国自己政治历程的共同总结。在一些重要方向上如果有失控的苗头,就应进行调整。国家保持这样的调控能力是改革最终成功的关键性保障。

第三,控制失控的苗头很重要,但改革的方向之一应当是国家对揭问题盖子的承受力不断增强,而不是国家变得越来越敏感。这就需要对控制和释放合理运用,不断更新社会对稳定和失控的感受界限,实现国家有序和活力的统一。

中国是在全球化以及互联网时代继续改革开放事业的,中国再也不可能是相对“自给自足”的独立意识形态体系。这要求中国的大方向必须是对的,过程必须是可控的,而且有越来越强承受争议和摩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牢牢建立起中国改革路线的战略稳定性。

对中国道路“左”或“右”的议论已是国内外舆论场的常态,它们并没有切中当下中国的迫切问题,中国社会因此不会对它们做认真的回应,更不会被它们牵着走。“左右论”在舆论场上制造的影响也因此只能是一时的嘈杂。▲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