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为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多边领域,中国主动担负大国责任,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中国积极倡导的《贸易便利化协定》于2017年正式生效,中国在这一协定谈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据WTO估算,该协定的生效可以降低10%以上的贸易成本。中国主动发起《投资便利化协定》谈判并于2023年推动生效,该协定是全球首个多边投资协定,目前已有110多个世贸成员参与,成为当前WTO参与成员最多的诸边谈判议题之一。在区域领域,中国积极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历时8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2022年1月正式生效。RCEP是全球最大且最具包容性的自贸协定,15个成员国的经济体量、贸易额、总人口均占全球总量约30%。中国在积极参与区域经济治理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出“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国际社会信赖的合作平台,将更多发展中国家纳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之中,带动更多国家融入以“发展”为核心特征的全球化进程中。
高水平对外开放加速推进 互利共赢彰显大国担当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历史性成绩。中国从外贸大国走向外贸强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由改革开放之初仅355亿元增至2
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历史性成绩。中国从外贸大国走向外贸强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由改革开放之初仅355亿元增至2022年的42万亿元,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中国利用外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从2001年到2010年,我国关税总水平从15.3%下降至9.8%,入世降税承诺提前全部履行完毕。以后又多次实施降税,目前关税总水平已降至7.4%,略高于欧盟,低于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自2023年1月起,中国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将进一步增强。在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自2017年以来,中国连续5年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压减至31条和27条,对于推进我国跨境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中国已经将开放重心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2023年10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进一步彰显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 国家统计局回应“美国加征关税”: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的大势
- 2024胡润品牌榜:贵州茅台品牌价值跌至8000亿仍居首,抖音跃升第二成民营品牌冠军
- 山东路桥:4月15日接受机构调研,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等多家机构参与
- 思泉新材近3年营收净利“背离”,净资产收益率持续下滑,去年经营现金流降超6成
- 国家统计局:3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 涨幅与上月相同
- 湖南41家企业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 资金流向周报丨东方财富、宁德时代、胜宏科技获融资资金买入排名前三,东方财富获买入近73亿元
- 问不锈钢水箱多少钱一立方找<╔雨鑫╝>,省钱更省心 360搜索推荐 x 4月13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的“好品山东商行天下”主题展区。(□记者孙源泽报道) 4月13日上午,第五届中国国际消
- 品牌赋能,商通全球!“好品山东 商行天下”主题展区亮相第五届消博会
- 助力提振消费 携手合作共赢(锐财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