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坚持了10年,血糖倒是正常了,但夫妻俩的腿却出毛病了。
前阵子两人在长时间走路时都发现腿部有明显疼痛,甚至影响正常行走。
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夫妻俩膝关节都出现严重变形,必须实施膝关节置换手术。
同样是走路,有人越走越长寿,有人却走废了膝盖,这是怎么回事?
对此医生解释,适当走路锻炼对健康有益,而她们夫妻俩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走路方式不对!
一、走路是“长寿药”又添新证据!
2023年12月,《美国医学主任协会杂志》上刊登了一项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发表的涉及33万多名成年人(平均年龄56岁)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指出每周步行90~720分钟的人,与不步行的人相比,死亡风险降低27%~31%,预期寿命延长约6年。
美国心脏协会(AHA)于2021年5月发表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不管是连续长时间的走路,还是短时间走路,只要步数增加,都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
此外,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一项时间跨度长达6年、涉及16732名平均年龄为72岁的女性健康研究也表明,不管是短暂走路还是连续长时间走路,都可降低死亡风险。
也就是说,只要你走起来,对健康就有益处。
可能大家光看研究不能感受到,浙江省疾控中心曾通过5000真人(为期100天)实验测试发现,走路给这些人带来的益处是肉眼可见的。
参与人员平均体质指数(BMI)下降0.47kg/㎡;体重减轻了1.28kg,腰围减少了1.86cm;体脂肪率下降0.7%;且血压控制率也有所提升。
可见,走路对健康的意义有多大,平时没事不妨适当走走。
二、每天坚持走路锻炼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早在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走路”是世界上最佳运动之一。如果能坚持走路,这些好处将找上门。
1、增强心肺功能
走路时离不开心脏、呼吸系统的有力支持,所以走路快的人,血液循环更顺畅,心肺功能较好。
2、降低患癌风险
《美国医学会内科学》上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运动最多的人平均每天快走超过1小时,发生食道癌的风险比运动最少的人低42%;肾癌风险低23%;肝癌低27%。
3、降血压、血糖
运动不仅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还有助于缓解人体的神经精神紧张,改善动脉血管的收缩功能,对降血糖、血压有一定帮助。
4、降低衰老速度
《JAMA Network Open》上刊登一项涉及近千人的研究显示,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衰老得慢,甚至是相差15年的寿命。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走路锻炼好处多多,但大家一定要注意方法。
三、60岁以后,走路建议做好五件事
走路锻炼,要讲究方法,不要盲目追求速度与步数,以免锻炼不成,反而伤了身体。
1、不同年龄有最佳走路步数
《柳叶刀》上发表的一项科学研究指出,年龄不同,适合的步数也不一样,18-60岁期间每天走9000步最好,60岁以上每天走7000步最好。
2、调整走路姿势
走路时,尽量保持眼睛平视前方,避免身体因失衡而摔倒;要挺直腰背,切记不要“弯腰驼背”,不然不仅达不到好的锻炼效果,反而容易导致软组织损伤;抬腿迈步时,按照脚跟、脚掌、脚趾的顺序着地,这样也有助于保持脚步的稳定性。
3、选择适当的锻炼场所
有条件的建议可以选择空气质量较好的公园、塑胶跑道进行健走,这样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安全性也较高,对健康更有益。
4、不要忘记热身
很多人都会忽视这一环节,尤其是一些运动量小的人,但如果不热身就直接进入运动状态,不仅活动受限,锻炼效果也不好,还容易出现肌肉拉伤等问题。
5、时间选择的重要性
因植物叶绿素只有在阳光的参与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不要太早出门锻炼,等天亮了再锻炼才是最好的,不然非但没有新鲜的氧气,相反倒积存了大量二氧化碳,对健康反而不利。
运动的时机也要注意,饭后不要立即运动,尤其是冠心病者,着急运动容易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建议餐后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再去运动。
走路是一项性价比非常高的运动,但要注意掌握方法。上述提及的具体数字标准,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每天坚持的标准,但具体如何,还需要看个人的身体条件,不要盲目跟风,以免锻炼不成,反伤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