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人》周刊网站3月17日发表文章,题目为《对美国未来的最大威胁是……美国》,作者为约翰·卡西迪,全文编译如下:
别轻易断言美国衰落
在全世界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转向以色列及其大选的这一天,我却在思考另一条外国新闻。媒体对它的报道不多,但从长远来看它会同样具有重大意义,那就是: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不顾美国的反对,决定加入由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注:以下简称亚投行)。
你也许会问,谁在乎一个新成立的发展银行?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来做个历史分析。
多年前,1987年股市暴跌后,在华尔街工作的一个熟人告诉我:“别断定美国不行了。”结果证明这条建议非常高明。尽管40年来很多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停滞、不平等现象急剧加重,美国还发生了大萧条及受到后续影响,但美国经济依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它代表着其他国家努力为之奋斗的“生产前沿”。
对那些宣称美国世纪已结束的人,我要说:全面考查一下吧。一旦这样做了,你很可能就要使用由美国创建的搜索引擎和美国设计的网络浏览器,查到出自美国的内容。过去50年里,很多国家缩小了与美国的某些经济差距,但就人均GDP而言除了挪威以外无一超过美国。更何况挪威是个特例,它的人口少(500万)而石油储藏丰富。
这种局面在今后三四十年也许会改变,但我不会下此断言。历史、经济理论和常识都告诉我们,经济领导者的方法可以模仿,但要超越它可就难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欧领教了这一点。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日本领教了这一点,假如中国延续它在过去20年里的那种增长速度,那它最终会面临同样的困境。
孤立主义是战略优势
当然,随着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持续发展,美国占全球贸易、GDP和财富的比重会逐渐下降。但那未必反映了美国有什么缺陷,它是全球化和世界单一市场经济形成的必然后果。直到1990年左右,很多大国还与全球资本主义以及它带来的资本和知识隔绝。如今,东欧、中国、印度都是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非洲部分国家也逐渐加入起来。结果,美国经济相对而言显得不像过去那么庞大了,尽管以几乎任何一种标准来衡量美国仍然是老大。
这些事态演变之所以重要,原因之一是从长远来看,军事和战略力量反映出经济力量。罗马帝国跟其他古代霸主一样建立在奴隶经济的基础之上。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在其鼎盛时期都是贸易大国。一度覆盖全世界近四分之一陆地的大英帝国靠的是棉、煤、铁和钢——工业革命的产业。随着其他国家、主要是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上,英国最终被迫后退,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对其决定性的打击。
由于没有无法预料的灾难,美国治下的和平不会像英国治下的和平那样戛然而止。但随着时间推移它会受到挑战,这就带来一个关键问题:美国精神和美国政体能适应美国保有领导地位但不再享有无可争议的主宰地位的新现实吗?迄今为止,有些迹象令人鼓舞,也有些迹象则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