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很多患者正是因为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和管理意识,导致心血管疾病快速进展。”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马长生教授说。
广告
“糖心肾健康科普教育行动”启动。夏瑾/摄
据了解,我国当前有1.4亿糖尿病患者、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和1.2亿慢性肾脏病患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为代表的慢病患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同时,糖、心、肾三大慢病之间常常“相依相伴”,例如平均每三位2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位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肾脏病,40%以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是由高血压、糖尿病等发展而来的继发性肾脏病,共病的发生发展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和经济负担。“慢性肾脏病是导致全球范围内患者过早死亡和预期寿命缩短的第8位原因,如果不加以重视,预计到2040年将上升至第5位。”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蔡广研教授说。
改变患者健康结局的关键不仅在于好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手段,更在于覆盖疾病全周期的科学预防及管理。权威实用的科普是助力患者实现高质量长生存的钥匙,只有解开患者心中的疑惑,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规范的慢病管理。为此,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的“糖心肾健康科普教育行动”正式启动。活动围绕“科普先行一小步,健康中国一大步”主题,聚焦糖、心、肾三大慢病领域,号召全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面向公众进行疾病科普,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慢病防治知识,早筛早诊,提升长期规范管理疾病的能力,助力全面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当前我国依然面临多重疾病负担并存、多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开展多样化的慢性病防治宣传教育非常重要。
郭立新表示:“我们迫切需要向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传递疾病早筛和糖心肾共病管理的科普知识,而如何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换为公众‘一听就懂,听后行动’的内容,是优质科普的关键。”
马长生认为,一个有行动价值的科普需兼具科学性、科普性和创新性,不仅要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更需要提高他们早筛早诊的意识和疾病管理的依从性,进而改善疾病预后,预防和延缓共病的发生发展。
在蔡广研看来,科普的核心是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讲专业的疾病知识。他告诉记者,临床医生一直在呼吁高危人群的早筛和疾病的综合管理,但仍旧影响有限。究其原因,与医患信息接受度的断层有重要联系。
“全民科普已成。要真正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特别是真正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同防共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