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警方提醒警惕“聪明药”滥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3  浏览次数:85
核心提示:5月27日以来,福建、安徽、上海、江苏等地公安相继发布提醒,中、高考临近,家长和考生应警惕聪明药。据福州公安微信公众号介绍
 5月27日以来,福建、安徽、上海、江苏等地公安相继发布提醒,中、高考临近,家长和考生应警惕“聪明药”。

据“福州公安”微信公众号介绍,所谓的“聪明药”主要包括利他林、莫达非尼、阿德拉等,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等特性。部分人群宣传这些药品能够“提高记忆力”“提高成绩”。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搜索发现,利他林是哌醋甲酯的商品名称,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被广泛应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嗜睡症的治疗。莫达非尼是一种觉醒促进剂,属于中枢神经兴奋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嗜睡症。阿德拉主要成分为右苯丙胺,是一种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症以及发作性嗜睡症的处方药。

值得注意的是,利他林的主要成分哌醋甲酯与阿德拉的主要成分苯丙胺列入一类精神管制药品,而莫达非尼在2023年9月由第一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二类精神药品。

5月21日,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联合辖区派出所、市场监管所开展麻精药品安全管理宣传搞活动。虹口区禁毒办图

此类药物的共性在于兴奋大脑或帮助集中注意力。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医师郑毅曾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所谓的“聪明药”是不存在的,“聪明药”是一种很危险的叫法。一些人可能只是在服用后精神变好了、成绩提高了,但与“提升智力”并不是一回事。“短时间的兴奋过后,身体必然会出现代偿、出现某些抑制。身体活力是有周期性的,需要休息和睡眠。一旦为了所谓的‘精神’而剥夺了睡眠,看似精神了,实际上却是无效的兴奋。”

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内科临床药师冯雪梅也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称,青年期是容易发展为药物成瘾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贸然使用哌甲酯类药物,可能对个人后期的人际关系、学术成就和个人事业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这类药物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还会产生一些精神症状,如静坐不能、易怒、运动障碍(抽搐)、兴奋、失眠、嗜睡、困倦、疲劳、头晕、抑郁、情绪不稳定、定向障碍、幻觉,甚至躁狂,还有不可忽视的成瘾性。

依据我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上市销售但尚未列入精神药品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或者第二类精神药品发生滥用,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该药品和该物质列入目录或者将该第二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一类精神药品。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