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普通人的钱不是赚出来的,而是省出来的”。
这话说着轻松,但真做起来才发现: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有人想严格限制自己的支出,结果却变成“前两天一点不买,后两天狂买一堆”的报复性消费。
有人则选择“用更少的钱买质量更次的产品”,结果不仅退货率变高了,生活质量也随之一路下滑。
那到底有没有“既能少花钱,还不降低生活质量”的“省钱秘籍”呢?
最近,一批网友给出了一个新答案:
跟着爸妈学省钱。
(图源网络,侵删)
网友夏天最近想买两床新的被褥子。
她先是去家门口的商场逛了一圈:
凡是能看上眼的被褥子,都是知名品牌,一床就要五六百块。
又去某宝找:褥子倒是挑到满意的了,价格也能接受。
但她翻完评论区后,又犹豫了:
“这被子有味道,晒了好几天太阳也没散。”
“被子太沉了,运费险不足以支付退货时的运费。”
广告
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夏天的妈妈给了她一条“新思路”:
“不如,我带你去咱家附近的家纺市场看看吧。”
家纺市场位于老城区的一个塑料大棚里,会来这儿逛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
夏天跟着妈妈,走到一个手工棉被店。
“咱家的被子,这些年都是从这儿做的。”
店里的老板娘向夏天展示了各种棉花和布料。
价格也划算,最贵的棉花做一床被褥子也不过200多块。
除了货好,老板娘的服务态度也很到位:
在缝褥子之前,会先把外面的棉布洗好晾干;等褥子做好了,还会给客人送货上门。
夏天当即拍板,订购2床被褥子。
后来,夏天躺在新买的褥子上,感觉这波儿钱省的很有满足感:
“不仅和商场里的货一样舒服,价格也便宜。
最重要的是,还多了眼见为实的踏实感和亲自挑选的乐趣。”
除此之外,父母辈还有几个常见的省钱思路,也值得分享:
1)物尽其用
既然花了钱,就要“榨干”物品的每一分价值。
例如,倒不出来的乳液,会倒放在罐子里,快用完的洗发水,会兑点水摇一摇,这样就都还能再用几次。
2)坚持长期主义
一样东西,只要没坏就会一直用。
像我妈妈买东西就在乎质感,不追求潮流。
年轻时买衣服,就爱买“耐看+质量好”的。
这样一件衣服能穿十几年,不坏也不过时。
她总和我说:“买东西,在精不在多”。
“用贵一些的价格,买质量好的东西,用的足够久,算下来也是省钱了。”
3)一物一件
对于同样功能的东西,只买一个。
喝水的杯子,一人一个。
冬天穿的保暖内衣,一人2套,够换就好,穿坏再买。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真的不需要太多的东西。
广告
帆书君翻过许多网友的帖子,关于“在吃上爸妈都是如何省钱的”,大家的回答很统一:
戒外卖,自己做饭;
戒网购,亲自去菜市场买菜。
(图源网络,侵删)
外卖固然方便,但随便点份快餐,就要二三十。
同样的菜,若是自己做能省一半。
网购来的蔬菜虽然清洗干净,包装精美,但都“量少价高”,也很容易还没吃完就放坏了。
远不如去菜市场“吃多少买多少”来的新鲜划算。
广告
(图源网络,侵删)
不过,同样是“自己买菜自己煮”,里面也有不少省钱的“门道”。
豆瓣网友@半糖冰美式分享的自家父母的“省钱经”,很值得大家参考。
1)互惠互利
因为常年去菜市场买菜,所以网友父亲把家周围的菜价摸的门清儿:
哪个市场什么时间哪样东西最便宜。
每天早上,网友父亲都走固定的买菜路线,去固定的摊位买菜。
因为是摊贩们的老主顾,同样的菜色,父亲买就会更便宜些。
同时,如果家里亲戚谁家要办点“大事”需要采购,父亲也会把他们介绍给自己熟悉的摊贩。
这样一来,网友父亲和摊贩们就达成了“互惠互利”的共赢。
2)做个有心人
我们都知道,批发的价格比单买更便宜。
网友爱吃海苔,常从网上买几大包回来。
后来,妈妈注意到了包装袋上的二维码,添加了厂家的客服微信,然后直接从厂家批发了一大箱海苔,比网购便宜多了。
无独有偶。
网友父亲发觉近期市场里的叉烧包涨价了,就留心观察了一下。
发现店铺里的叉烧包不是自己做的,而是快递小哥直接送成品上门的。
于是,父亲就和网友商量,看能不能直接找到批发的商家,从人家那儿买。
你们别说,在一番研究下,还真找到了。
价格的确比市场上便宜了不少。
3)巧用时间差
逢年过节,市场里的物价都会翻倍。
所以,网友父亲往往会提前储备年货。
每次去市场,看到哪个东西物价低,就多买些存在冰箱里。
尤其是大闸蟹之类的活鲜,会提前买回来马上放进冷冻。
吃的时候,再拿出来解冻蒸煮就行。
这样不仅价格便宜,还保证了肉质鲜美。
广告
相较容易“不拘小钱”的年轻人,父母辈在储蓄上大多有个核心理念:
积少成多,不小看任何一分钱。
网友@我是一个小脑壳曾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一次,她无意间发现妈妈的理财通里有14万的余额。
网友是单亲家庭,家境不好,母亲赚的钱向来只能满足温饱。
因此,这个存款让她有些震惊。
后来妈妈和女儿说,这笔钱是她用15年攒的。
原来,从2009年开始,母亲就买理财存钱保险。
银行里还有两三个长期定期。
这些积蓄零零总总加在一起,共攒了14万。
评论区的网友也有类似的经验。
过去网友总觉得,存钱要凑整,且要一次性存个“大钱”。
但他妈妈却说:
“有500存500,有1000存1000。
钱放在手里,很容易就花掉了。
倒不如有多少存多少,这样长期下来,也能攒不少钱。”
除了“积少成多”外,帆书君还发现很多会存钱的父母都坚持:
先存钱,再支出。
例如夫妻两人的工资,谁赚的少,就花赚的少的那份。
另一份留点备用金,其余全都存起来。
然后再根据手里的钱,来规划每个月的开销。
我们都明白:在当下的大环境里,钱是越来越难赚了。
因此不论赚钱还是攒钱,比起追逐“大目标”,不轻视每一分小钱或许可行度更高。
广告
之前在网上刷到,博主@小暖阿姨分享的“父母退休后的旅居生活”,蛮触动我的。
小暖阿姨的父母退休后,就开始了逐海而居的自驾游。
为了过上“低消费但高品质”的生活,叔叔阿姨有一套自己的“省钱哲学”。
花销最大的住宿,他们不用手机app预定,而是每到一个新地方现找。
为了能住到“又便宜,体验感又好”的地方,还常常会找些偏僻的小镇。
其次就是吃饭。
叔叔阿姨每到一个新地方,都会先找附近的菜市场。
然后购买当地的时令蔬菜和刚从海里捞上来的鱼虾,自己回来做饭。
如果他们住到了没有菜市场的地方,就会“随机应变”,跟随当地人一起生活。
除了这些“大事”,小暖阿姨的父母在生活的“犄角旮旯”里也有着精细的智慧。
像是带着卷起来就能走的硅胶案板和塑料片小刀,方便做饭又好携带;
还有在汽车的座椅上装个挡板,困了就放下来靠着睡觉,醒了可以马上收起来。
每次看到父母的生活,小暖阿姨都忍不住感慨:
“爸妈的生活智慧,让生活在北京只会打卡网红餐厅的我,自愧不如。
这样的日子,才真正触摸到了生活的实感,流动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那些真正省下钱,且不降低生活质量的父母们,往往是有大智慧的。
他们对于生活有更深刻的原生体验与观察:
在和人的互动中,享受着“互惠互利”的快乐。
在和柴米油盐的交手中,把日子过得更有滋味。
省钱,不过是父母们努力生活后的结果。
而这些,是整日泡在互联网上,直接汲取网友二手经验的我们,所无法体会的。
也难怪有人说:
“以前总‘嫌弃’爸妈跟不上时代。
直到我后来吃亏多了,才发现生活能教会我们的,不比互联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