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脏一般都在左边,但左侧胸腹腔这个大肿瘤已经把她的心脏都挤到了右边。按照如此大的肿瘤体积推测,这应该是一个先天性肿瘤,很可能在妈妈肚子里就有了。”8月4日,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杨维回忆起萱萱的病情,仍满是感叹。
7月25日,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杨维和胸外科副主任于洁正在为患儿做手术。受访者供图
7月25日,5个月的萱萱因近期吃奶不好、胸廓有点鼓,被母亲以为是消化不良带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做CT检查后才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便被立即转入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就诊。急诊内科副主任武洁带领团队展开抢救,并经进一步细致检查发现,萱萱体内的肿瘤横跨胸腔和腹腔,肿瘤直径已经达到了十多公分,几乎占满了整个胸腹腔,而且由于肿瘤压迫心肺,孩子已经出现了呼吸困难等症状,情况十分严重。急诊团队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
“如果就医时间再晚一点,后果很可能不堪设想。”杨维说。考虑到情况紧急,经过急诊内科副主任武洁、副主任医师赵光远、住院医师王硕,胸外科主任陈诚豪,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朱志云,麻醉科滑蕾副主任医师、崔晓环主治医师等人的多学科会诊,为萱萱制定了胸腹联合手术方案。在当天晚上由杨维、陈诚豪、于洁三位主任轮流主刀,为萱萱实施了肿瘤切除术。
为了尽量减少手术对孩子的创伤,以及孩子远期心理、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考虑,手术利用一个切口,达到既“开腹”又“开胸”的目的。“手术入路是从腹腔打开之后,自下而上切除胸腹腔交界区域的肿瘤。我们按照术前制定的计划,由杨维团队从腹部分开肿瘤和膈肌的粘连,从肿瘤下极把肿瘤的下半部分游离完之后,胸外团队继续游离肿瘤的上半部分,解除肿瘤与胸主动脉的粘连,为进一步手术创造空间。”陈诚豪表示,他和于洁在原腹部切口往上,通过松解部分胸腹壁与胸廓之间粘连后,经肋间开胸,为肿瘤上半部分的切除创造条件,最后顺利完成手术,同时达到只有一个切口的目的,兼顾了手术的便利和伤口的美观性。
“手术做了三个多小时”,做完手术后萱萱戴着呼吸机、胸腔腹腔都插着引流管,被送到了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术后5天,呼吸机、引流管等全部撤下,“孩子恢复得不错”,杨维说。
杨维指出,儿童肿瘤早诊早治是一个需要引起全社会共同重视的问题。家长可以在给孩子洗澡或孩子安静状态下,按照“头颈上肢、前身下肢、后身会阴”三条线进行孩子全身的摸查,如果摸到疑似包块,尽早到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