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路是对老人最好的运动,堪比3类药物
走路简单易行,《欧洲预防心脏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调查发现,每天走够一定步数,就能降低死亡率。
这项研究涉及了23万人,发现:每日行走3967步能帮助降低全因死亡风险;每日行走2337步能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哪怕是走到了2万步,对健康的益处还是会继续增加。
中国工程院士张伯礼院士就表示走路是对老人最好的运动。为了健康,他每天走路7000~8000步,而这个好习惯他已坚持20年之久。张院士还表示,如果时间充足,每日可多走几步,走快一些,心率稍快点没关系,身体微微出汗时最佳的状态。
大量研究发现,任何形式的规律运动对身体都有好处,走路也不例外。长期走路堪比3类药。
1.走路是“降糖药”
当血糖升高时就需要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而走路等运动可以有效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同时能改善骨骼肌功能,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2.走路是“通便药”
走路时不妨加大腰部和胯部的扭动,能加快肠道蠕动而促进排便,帮助缓解便秘问题,对肠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走路是“健骨药”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张辉表示,缺少运动也会引起缺钙问题。特别是中老年人在预防骨质疏松时,除了喝牛奶补钙,也应适当运动,比如走路就是健康经济方便的保钙运动。
走路的确有益健康,但要注意每个人能承受的运动量不同,所以运动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到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二、55-65岁是寿命的关键期,老年人要好好把握
《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表示,从中年到老年过渡的55~65岁是关键的十年,可能会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健康道路。
女性55岁后正处于更年期阶段,睡眠不好、情绪不稳定和爱发脾气等,都可能造成血压不稳定,心脏不适等一系列生理问题。
而男性55岁后也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睡眠障碍、抑郁沮丧、气急冒火等生理现象,这容易降低免疫力,加速肌肉丢失。也在这个时期身体问题越来越多,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越来越高发。
55~65岁十年间,很多疾病都会爆发,特别是以下三种。若在这十年前不多加注意身体健康情况,那么最终伤害的就会是自己。
1.心血管病
数据显示,60岁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达到39%,死亡率也不断攀升。
心血管疾病对50岁以上人群的危害极大,一旦心梗就有猝死风险。如果你在熬夜、情绪激动或吸烟后,持续出现胸闷胸痛和冷汗等症,都应尽早就医排查病因。
2.骨折
我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因骨质疏松而遭遇的骨折事件达到37万起,60岁后发生率也在急剧升高。
所以,中老年人在50岁后若感觉稍微运动就膝关节酸软,或感到腰背酸痛,脚步虚浮,应当怀疑骨质疏松。
3.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是继脑卒中、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老年第四大健康杀手。6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老年痴呆患病率达7%,而且该病发病率会随着年龄整增长而增加,65岁发病率增加至10%,80岁甚至超过30%。
三、想要在长寿路上走得更远,55岁后这样做
55~65岁时关乎长寿的重要十年,但这时由于步入老年期,身体机能开始下降,不仅会被疾病困扰,心态也会发生改变。那如何平稳度过这个时期呢?了解这四件事,做好它们,非常重要!
1.坚持运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的主任医师徐顺霖表示,适当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让血管畅通,肺部就能吸入足够氧气,心脏也有力量把氧气送往全身,满足身体器官组织的需要,从而让我们的脏器不衰老。
2.营养要够
中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日常饮食太简单就容易营养不良。
比如肉类是中老年人不可或缺的,牙口不好可炖得软烂来吃,同时要摄入蔬果、全谷物和坚果等。尤其要注意饮食多样性,建议每天吃够12种,每周25种食物。
3.心态平和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教授于普林表示,心态对长寿来说至关重要,也是健康老龄化的一个关键。
所谓健康变老,是没有严重疾病,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也要保持良好。中老年人大多需要带病生存,但要理性平和看待疾病,保持乐观豁达态度。
4.参与多样活动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中国老年健康和家庭幸福影响因素跟踪调查》中指出,百岁老人有一显著特征,即参与多样活动。这说明时刻保持好奇心,多接触新鲜事物,是有助于延年益寿的。
55-65岁是寿命的关键期,这个阶段除了要多关注健康情况,也要养成良好习惯,健康营养饮食,心态平和之余也要参与多样活动,保持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