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喝水就去厕所的人是肾脏出了问题?光看排尿就能看出身体好不好?

×
一、一喝水就跑厕所的人,是肾出了问题?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得先说说尿是怎么形成的。
肾脏是排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们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形成尿液。
水变成尿通常需要30到45分钟,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研究指出,水变成尿最快可能只需要6到8分钟,而最慢也不会超过2个小时。这个时间跨度虽然较大,但都是正常的。
回到正题,其实,无论是喝水后很快就想上厕所,还是半天才去一次,都是健康的。
排尿的次数会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新陈代谢快慢、膀胱大小、喝水量、运动量,或者是天气温度高低。
如果一喝水就想去厕所,这可能是身体代谢快,或者膀胱比较敏感的表现,没什么问题。但如果频繁到影响生活,就要看看是不是有泌尿系统疾病或者糖尿病。
反过来,如果半天才去一次厕所,则可能是因为膀胱大,或者身体调节水分的能力好,这一般也是正常的。

那么,一天排尿多少次才健康?正常的尿液应该是什么样的?
频率:白天去厕所约3到5次,晚上则很少或不去。每次上厕所,尿量大约在200到400毫升之间,一天总共排尿量大约是1000到2000毫升。
颜色:尿液通常呈现淡黄色,颜色的深浅会根据浓度变化,从透明到深黄都有可能。
透明度:健康的尿液应该是清澈的,没有混浊物。
气味:正常的尿液闻起来有一点点氨味,但没有明显的难闻气味。

×
二、排尿出现4种异常,或是疾病信号
有些人可能认为尿液只是身体排出的废物,没什么重要的。实际上,尿液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健康状况的信息。如果尿液出现不寻常的变化,那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早期信号。
1、频繁排尿
如果发现自己经常需要上厕所,特别是在晚上,这可能是糖尿病、前列腺问题或泌尿系统感染的征兆,需要检查一下血糖水平,或者前列腺和泌尿系统是否健康。
2、尿色变化
尿液颜色突然改变,也要留心。例如,颜色深得像浓茶,是肝脏或胆囊出现问题的迹象,是肝炎的信号。如果尿液看起来是红色的,则是“血尿”,这可能是膀胱癌、肾癌或前列腺增生。

3、尿量减少
如果一天的尿量少于100毫升,要警惕肾功能衰竭。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重视起来,尽快去医院检查,特别是要检查血液中的肌酐水平,这能反映出肾脏是否正常工作。
4、泡沫尿
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表明尿液中含有过多的蛋白质,这可能是肾脏疾病,如肾炎或肾病综合症的早期信号。
三、肾脏最怕的3个习惯,快改掉
尿液是肾脏工作的结果,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旦出现排尿的异常,此时肾脏已经受伤,若不想肾脏出问题,以下3个习惯尽快改掉。
1、长时间憋尿
四川省人民医院的泌尿外科医生马志伟提醒,憋尿对泌尿系统非常不好。
经常憋尿不是一个健康的排尿习惯。不把膀胱里的尿液及时排空,尿液就会在膀胱里停留太久,这样不仅会让尿液流动不顺畅,还会引起心脑血管意外、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破裂或者膀胱出血等问题。

×
2、吃太咸
食物里的盐分,有95%是肾脏负责处理的。如果摄入的盐分过多,就好比让肾脏超负荷工作,时间长了,肾脏也会受不了。过多的盐会导致体内钠积累,引起血压升高。这些情况会使肾脏的肾小球承受更大的压力,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
3、太劳累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肾脏科专家刘必成教授指出,工作或生活上的过度劳累可能会引发肾脏问题。当感到特别疲惫,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精神紧张,这会削弱身体抵抗力。
这样一来,肾脏就更容易被病毒和细菌攻击,导致肾脏受损。如果肾脏受损严重,还会增加患上尿毒症的风险。
因此,尿液就像是肾脏的"成绩单",能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果发现尿液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比如颜色、气味或者量有变化,那就得留心了,最好赶紧去医院做个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