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曹彬教授:打破学科边界,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全面诊疗服务 | 第四届肿瘤呼吸病学学术年会召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01  浏览次数:68
核心提示:从肿瘤治疗到器官保护,就是医学转向性认识。樊代明院士肿瘤学与呼吸病学相融通,助力肺癌患者有质量长生存。王辰院士器官保护需
 从肿瘤治疗到器官保护,就是医学转向性认识。

——樊代明院士

肿瘤学与呼吸病学相融通,助力肺癌患者有质量长生存。

——王辰院士

器官保护需要多学科协作。

——黄晓军院士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陈惠 刘则伯)10月27日,在第四届肿瘤呼吸病学学术年会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指出,打破学科边界,促进肿瘤、呼吸病学等学科融合发展,才能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诊疗服务。

10月27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肿瘤呼吸病学学术年会,暨“科学驱动 共话前沿”肿瘤器官保护与肿瘤呼吸共病卓越论坛在北京召开。在抗肿瘤治疗飞速发展的今天,肿瘤患者生存状况得到大幅度改善的同时,肿瘤呼吸共病和抗肿瘤治疗导致器官损伤也成为影响肿瘤患者生存的掣肘问题。

此次会议主题为“重视器官保护,助力健康中国2030”。会议围绕抗肿瘤治疗前沿进展与器官保护、肿瘤呼吸病学、肿瘤呼吸共病等关键话题,邀请全国血液肿瘤、乳腺癌、消化道肿瘤、肺癌、肿瘤药学、肿瘤学研究领域领先学者进行专题报告。

“在肿瘤的诊疗中,可能造成多脏器的损伤,因此,需要多学科融合共通,注重肿瘤患者器官保护。”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打破学科边界,促进肿瘤、呼吸病学等学科融合发展,才能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诊疗服务。

3年前,在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的领导下,肿瘤呼吸病学专委会成立,曹彬教授当选首任主任委员,专委会99位成员由全国呼吸、肿瘤、感染、风湿免疫、血液、代谢、营养、药学等相关学科医生和科学家组成。专委会成立后,紧密围绕抗肿瘤治疗需注重器官保护的理念,举办全国范围学术年会,撰写并出版《肺脏保护》指南中英文版,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广泛巡讲。巡讲受到了各级医生的欢迎,听众达到千万人次,掀起了各学科医生学习肿瘤呼吸病学的高潮。

曹彬教授回忆,樊代明院士十分重视专委会工作,曾亲临巡讲现场进行指导。在抗癌协会的带领下,专委会逐渐发展壮大,成立了肿瘤感染、肿瘤介入、免疫损伤等11个亚专业学组。“肿瘤呼吸病学专委会的目标是促进学科融合交流,推动肿瘤优质诊疗,让肿瘤患者有更长、更有质量的生存时间。”曹彬教授期待,未来可以进一步推动肿瘤、呼吸病学等多学科融合发展,让多学科在肿瘤治疗中共同发力,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院士报告

樊代明院士:

从杀灭肿瘤细胞转向预防性器官保护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对“瘤性器官损伤与自然力保护”的主题进行阐释。他指出,医学关注点不应仅仅在治疗阶段,肿瘤发生前的保护和出院后的并发症管理同样重要。“我们常常将肿瘤治疗引起的并发症管理在患者出院后交给他们自己,殊不知这会导致很多问题。”他强调,肿瘤预防应前置到健康人群,因为预防性器官保护能在患病前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对肿瘤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的肿瘤治疗方法在攻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显著损害。他强调,“肿瘤死亡患者中有半数不是死于肿瘤,而是因肿瘤治疗造成的器官损害而死。譬如,化疗对人体其他器官造成的损害总和,是否远远超过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肿瘤防治理念应从杀灭肿瘤细胞转向预防性器官保护,这样既能避免过度治疗,也保护人体自然生成的健康屏障,在维持机体整体功能的前提下实现肿瘤防治。

樊代明院士详细阐述了七种人体自然保护力,包括自主生成力、自相耦合力、自由代谢力、自发修复力、自控平衡力、自我保护力和精神统控力,指出这些自然保护力形成了机体抵抗外界侵害的防线,通过激发和维护人体自然保护力,可以更好地实现肿瘤防治目标。

目前,我国精准医学的发展可能存在过于依赖设备与技术,而忽视了整合医学的重要价值。樊代明院士表示,“生物医学领域浩如烟海,不能一股脑儿全拿来,而要有所取舍地研究,让研究成果形成知识体系,实现系统化和效率化,才具有临床意义。”

王辰院士:

倡导肿瘤学与呼吸病学相融通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就“肿瘤学与呼吸病学的融通之处”主题进行报告,并分享了帮助肺癌患者有质量长生存的经验。他指出,健康和疾病之间,生理和病理之间,强壮和羸弱之间没有截然的区分,从非肿瘤到肿瘤是逐渐变化的过程。学科间也有融通之处,而肿瘤学和呼吸病学之间的融通程度尤其之大。

肿瘤学与呼吸病学的跨学科协作不仅能改善治疗效果,还可以更全面地管理患者的多种病症。“抗肿瘤治疗会对呼吸系统共病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患者整体的生存率。”王辰院士表示,抗肿瘤治疗会引起呼吸系统损伤,因此在肿瘤治疗中应重视呼吸系统的保护,提前识别和干预潜在的呼吸损伤。

自2013年的统计数据,肺癌的发病数及死亡数一直是所有肿瘤类型的首位,且这两个数字呈上升趋势。尽管新治疗手段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但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仍不足10%。“肺癌之要在于防、在于早发现。”王辰院士表示,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早筛早诊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及早发现早期肺癌,起到早诊早筛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早期发现肺癌不仅能改善预后,还能减少肺癌带来的健康和经济负担。此外,王辰院士还强调,吸烟是导致肺癌,尤其是小细胞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控烟是唯一有效降低肺癌风险的方法。

“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科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但医学在科学之外还有人文关怀。”王辰院士指出,特别是在肿瘤治疗中,患者需要长期的心理支持和整体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精彩环节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器官保护委员会成立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器官保护委员会成立,樊代明院士任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院士任执行主任。

委员会副主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唐佩福教授、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高天文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郭晓钟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季刚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李小梅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悦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李长忠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万经海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王焕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理伟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吴开春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宁宁教授和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邹冬玲教授

成立仪式由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赵勇主持。

《肿瘤器官保护学》出版工作启动

为推动学科发展,由樊代明院士作为总主编、黄晓军院士作为主编的学术专著《肿瘤器官保护学》启动出版编辑工作。据了解,该书已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

对话院士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教授主持下,樊代明院士、王辰院士、黄晓军院士与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就“医学整合与转化”、“癌肺共病”理念、肿瘤精准防治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实体瘤患者伴发肺炎临床诊疗实践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广告碳纤维自行车,轻如燕,快如风,开启你的骑行新纪元!
×

《实体瘤患者伴发肺炎临床诊疗实践中国专家共识》发布仪式

《实体瘤患者伴发肺炎临床诊疗实践中国专家共识》执笔专家与审稿专家合影

《实体瘤患者伴发肺炎临床诊疗实践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是由呼吸专科专家牵头,汇聚了肿瘤科、消化科、血液科、放射科、检验科等多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和智慧。

据《共识》通讯作者曹彬教授介绍,该《共识》有两个特别之处:这是我国首部实体瘤患者伴发肺炎的诊疗共识,主要包括了肿瘤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发生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发病规律、用药方法以及远期预后等方面的知识。既往呼吸科相关的指南共识发布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这部《共识》发表于《中华肿瘤杂志》,期望《共识》能够帮助更多的肿瘤伴发肺炎患者改善临床预后。

仪式由解放军总医院陈良安教授、《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代小秋主持。《共识》执笔专家曹彬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静教授、中日友好医院杨萌教授、解放军总医院佘丹阳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华教授、中日友好医院王一民教授崔晓敬教授参加了发布仪式。

主题报告

徐瑞华教授作《胃肠肿瘤免疫治疗创新》报告

赵维莅教授作《血液肿瘤内微生物:致病机制还是治疗靶点?》报告

邓艳红教授作《基于保留肛门及其功能的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模式演变及思考》报告

何建行教授作《Tubeless+AI创新驱动的肺癌筛诊治康+移植的体系建设与拓展》报告

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举办,现场来自全国各地300余名各学科专家学者和医生参与。医师报、中国医学论坛报、医学科学报、丁香园、医脉通、医学界、呼吸界、肿瘤资讯等媒体对会议进行直播,共收获734万+人次观看量。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