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未婚人士出现抑郁症状的概率或比已婚人士高80%。此外,男性和受教育程度更高的未婚人士其抑郁风险更高。
11月5日,该项研究的通讯作者澳门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的副教授李克峰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人士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之所以更高,可能是因为承受遵守传统婚姻观念的压力、遭受社会舆论的不理解、缺失来自伴侣的经济支持,以及在缺乏伴侣协助下难以有效应对多重生活角色的挑战等多重因素。此外,追求事业成功、财务稳定和专业认可也可能带来额外的心理压力。
“实际上,在进行该项研究之前,我们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抑郁症的预防和诊断,我们设计了很多的用药方案,也删除了很多因果变量,结果第一个发现的就是婚姻的状态,可能是对抑郁症很重要的变量影响因素,所以我们在整个研究的模型中把它排在了前面。”李克峰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次研究团队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伙伴等一起,分析了来自美国、英国、墨西哥、爱尔兰、韩国、中国和印度尼西亚7个国家的106556名受试者的个体层面数据,并对其中20865人随访了4年至18年,以研究已婚个人和未婚个人的抑郁症状风险。
研究中提到,抑郁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有5%的成年人有严重的抑郁症。与已婚者相比,未婚状态与抑郁症状风险的相关性高79%;离婚或分居个体比已婚个体的抑郁风险高99%;丧偶个体比已婚个体的风险高64%。西方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和爱尔兰)的未婚受试者的抑郁风险,高于东方国家(包括韩国、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未婚受试者。
同时,对于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未婚男性个体高于未婚女性个体,受教育程度高的个体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个体。
对此,李克峰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分析表示,未婚男性个体抑郁风险高于未婚女性个体,主要的原因是男性在压力释放方面的方式比较单一,常常会通过喝酒、抽烟等不健康的方式释放不良情绪,另外男性在面对巨大的压力的时候,往往会选择憋在心里,不寻求外界的帮助,再加上在生活上没有伴侣的疏解,他的精神和身体会承受多种压力。
“本次研究最大的意义是为了帮助更多的抑郁症患者找到更好的预防方法,是一种基于公共卫生领域疾病预防的研究。”李克峰建议,未来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关注未婚人群,也希望大家能够尽快地找到自己的幸福婚姻。“因为良好幸福的婚姻,确实能够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在面对巨大生活压力的时候能够有伴侣共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