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裘佳 黄晶 尹晗 黄玲玲 贾薇薇 秦苗 张玉辉 宋箐 王璐 杨瑞静)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春华秋实。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自成立以来,在董家鸿院长的带领下,致力于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精准医疗、精诚服务、精益管理“三精医疗”理念,用精湛的医术、温馨的服务、前沿的科技、高效的管理,为千万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以解决国家重大医学问题和复杂危重疾病诊疗难题为导向,打造了多个品牌专科,为患者提供精细化、专业化医疗服务。十年的时光里,从繁忙而有序的诊疗现场,到前沿的医疗技术研发中心,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医患之间温馨感人的故事和医护人员不为人知的辛勤付出。
2024年是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建院十周年,为展示医院学科成长发展的故事、挖掘科研技术创新背后的智慧,《医师报》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共同策划了“建院十年品牌学科”系列访谈节目让您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温度与力量。
【肝胆胰中心】
秉承“三精医疗”理念 疑难疾病的“终点站式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成立于2014年11月,是建院之初的五大优势学科之一,是亚洲第一个实体化肝胆胰整合式医学中心。在中心学科带头人董家鸿院士、中心主任魏来教授、中心执行主任卢倩教授带领下,10年间蓬勃发展,成为汇聚多学科专家于一体的整合式医疗标杆,在推动国内肝胆胰疾病防治水平提升中发挥关键作用。2024年11月9日,中心华丽转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医院正式揭牌成立。
十年来,中心秉承“三精医疗”理念,以“集萃臻美,精诚济世”为发展目标,集肝胆胰外科、肝胆内科、肝脏移植、肝胆胰肿瘤综合诊疗、肝胆疾病介入治疗、儿童肝胆病诊疗、肝胆重症监护病房等相关专科于一体,以精准医疗和多学科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系统化诊疗和全流程管理。“治别人治不了的病,开别人开不了的刀。”卢倩教授表示,肝胆胰中心经过10年的发展和积淀,已成为一个疑难复杂疾病“终点站式”的诊疗中心。
“推动肝胆疾病防治水平的飞跃,造福患者、增进人类福祉是我们的长远目标”,魏来教授勾画了未来发展蓝图:一方面,医教研管协同发展,继续发扬“精准范式”“终点站式”“数智创新”“行业典范”的特色;另一方面,成为中国肝脏疾病防治的标杆,打造亚洲领先、国际一流的整合式肝胆胰中心,致力为全球肝脏医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通讯员 吉晓蓉)
【器官移植中心】
器官移植续写人间大爱
引领全院多学科齐头并进发展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卢倩副教授介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于2018年获批国家肝脏移植资质。2019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陆续获取了肾脏、肺脏、心脏、胰腺、小肠的器官移植资格,成为北京首家所有的实体器官移植资质都齐全的医院。“作为北京市最年轻的一家市管医院,我们医院是北京市第一家获得了所有实体器官移植资质的单位。”2019年,器官移植中心成立,在5年的时间里,构建起以肝脏移植为引领,肝、肾移植高质量快速发展,心、肺、小肠移植特色化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器官移植中心。
除各类常规器官移植手术外,中心还开展了包括极危重超低体重婴儿亲体肝移植、双供肝活体肝移植、慢性移植物失功再次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自体小肠移植等复杂疑难手术。2021 年,医院获批北京市人体器官获取与移植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单位,“这不仅代表了医院的实力不断增强,也代表了主管部门对医院技术力量、医疗质量的认可。”
在器官移植中心,肝脏移植和肾脏移植是体量最为庞大的两个领域。目前为止,肝移植手术已完成800余例,围术期存活逾97%。形成了复杂成人肝移植、儿童活体肝移植、体外肝切除术+自体余肝移植、门静脉海绵样变Meso-Rex分流术等特色技术。已完成肾脏移植600余例,在高致敏肾脏移植,复杂血管畸形、尿路畸形肾脏移植,肾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的防治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器官移植历来被称为20世纪医学皇冠上的明珠,它是现代医学最活跃、最有创新力的前沿方向之一。在我国肝脏移植的领军人、董家鸿院士的高瞻远瞩下,建院之初,董家鸿院长便将器官移植列为了医院重点发展学科。对整个医院而言,它具有非常大的学科牵引力,器官移植犹如“火车头”,虽看起来由外科医生主导,但却涉及到医院几乎所有的学科,需多学科团队协作,如麻醉、护理、重症、影像、病理科、药学团队等,还需要呼吸、心内、循环等方面的支持,可以说,器官移植带动了医院整个多学科团队一起,向前加速地奔跑。
【神经中心】
脚踏实地追逐国家级神经中心建设梦想
“我们怀揣着对标国家级神经中心诊疗能力建设的梦想,和奔赴‘考场’般的忐忑,开始了神经中心的建设布局。”作为医院建院以来首批优先重点发展科室,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中心两位主任:神经内科武剑教授和神经外科王贵怀教授深知,要满足神经系统疾病常规技术与疑难危重病诊疗服务需求,就必须保障科目齐全、专科配套医技设备完善,加大重大疑难问题的科研突破,同时保障人才梯队建设,信息化管理。
在这样的目标下,两位主任联合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创新,历经十年发展,采取整合式医疗模式,形成诸多特色诊疗中心,如脑血管病诊疗中心、脊柱脊髓诊疗中心、臂丛诊疗中心、认知障碍诊疗中心、癫痫诊疗中心等。神经内科是北京市住院医师神经内科方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计委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国家级认知障碍中心、京北脑卒中救治网络(牵头医院)、国家级脑死亡评定中心。神经外科是北京市住院医师神经外科方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亚洲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CNS)培训基地,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脊柱脊髓联合诊疗中心,中国神经调控联盟理事单位。注重医工结合与交叉学科的创新研究,依托清华大学的理工科研优势,神经中心在脑功能损伤修复、脊髓损伤功能修复、神经调控、脑机接口、脑胶质瘤综合治疗、脑卒中再生康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发布了我国首个基于专病的医学人工智能模型——灵犀脑血管病专病大模型。
站在新起点,回望来时路,我们心潮澎湃,远方充满诗意:
清华长庚十载春,神经学府铸精神。
杏林妙手开新境,青史丹心耀古今。
基础临床齐并进,病患苍生尽安身。
更望未来多壮志,扶摇直上九重云。
【心血管中心】
科技赋能 高质量发展守护“心”健康
回首来时路,作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创始人,张萍教授仍记得十年前那个下午湛蓝的天空和耳边的风声。她一个人走在初创的院区内,她问了自己三个问题:建什么?怎么建?靠谁来建?看着空荡荡的医院,张萍的心中不由生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雄心壮志。
十年时间,张萍打造了一支专业素养高、有奉献精神,医德高尚的心血管团队。现在科室拥有11个心血管疾病亚专业中心,配备了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并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下大幅提高了医疗质量。各专业中心之间密切协作,通过专病门诊和绿色通道等模式实现患者的高效转诊和随访管理。此外,科室在精准医学和医工结合方向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心血管内科在诊疗能力和危重症救治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科室胸痛中心及心律失常绿色通道全年365天24小时提供救治服务。每年科室完成超过3000例冠心病介入诊疗手术,特别是在高危复杂钙化冠脉病变的处理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借助清华大学在文理工学科上的综合优势,心血管内科坚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创新学科组织形式,推动科技创新,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科室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心电图人工智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心血管数字疗法、可穿戴/植入设备的研发以及介入手术机器人等创新医疗器械的开发。
未来,学科将继续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借助时代的能与势助力自身发展,拓宽人才的深度与广度,走出自己的特色。“我愿做清华长庚医院心内科的第一块铺路石,为了百年目标而继续奋斗。”张萍表示。
【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
力争成为国际一流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
从微创技术的应用到AI赋能的个性化诊疗,从ERAS加速康复理念的普及到新型康复设备的创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始终站在医疗科技的前沿,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中心依托清华大学强大的科研实力,结合国际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不断探索和实践医工结合的新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首位,积极探索和应用最新的医疗技术。在余家阔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成功研发了全球首款前交叉韧带(ACL)手术导航软件及手术机器人,填补了国内外市场的空白。此外,中心还率先在国内开展了3D打印个性化人工关节手术,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也大幅缩短了患者的康复周期,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福音。
中心注重医工交叉领域的研究与发展,通过与清华大学及其他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形成了从理论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完整链条。在骨科与运动医学领域,中心已经建立了包括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机器人手术系统等多个研发平台,这些平台不仅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也为医生提供了更为先进的工具和方法,使得医疗服务更加高效、安全。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强科研创新,深化医工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扩大社会影响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力争成为国际一流的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为推动全球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余家阔教授说。
【消化中心】
医心为民 创新引领消化医学未来
讲起消化中心的十年历程,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中心消化内科、内镜中心主任黄永辉教授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中心消化内科副主任任渝棠副教授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从容与坚定。“发展之路或有坎坷,但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黄永辉教授如是说。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消化中心自成立之初便汇聚了多学科精英,集中优势资源,推动中心在技术创新与临床服务上不断取得突破。
黄永辉教授介绍,人才是科室发展的核心。他表示,消化中心在人才引进上采取“培养+引进”双重策略,不仅注重内部人才培养,还积极引进高水平专家,不断提升团队整体实力。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心同样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团队在全球首次提出了“内镜下乳头成型术(ECPP)”的理念,不仅降低了EST术后复发性胆管结石的发生率,还保护了十二指肠乳头的结构和功能,维护了胆道内的菌群微生态。在临床转化方面的成果,中心通过推广染色内镜技术,提高了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检出率,并与企业合作实现了技术的批量生产。
展望未来,黄永辉教授表示,消化中心将继续优化消化内镜技术,拓展新的治疗领域,如减重手术和胃食管反流治疗等。同时,中心还将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推动整合医学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治疗方案。任渝棠副主任则介绍了消化中心在智慧医疗方面的布局。她提到,中心将继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中心还引入了智能光学技术,提高消化道肿瘤的筛查效率。
【眼科中心】
医工结合 引领眼科高质量发展
从一个只有6名成员的“小科室”到拥有30人团队的“大中心”,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中心用10年时间,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主任胡运韬教授介绍,10年来,科室深耕复杂眼外伤救治、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和各种疑难眼病的诊治,并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的工科优势,开展医工结合探索。与清华大学电子系合作开展 “眼内窥镜式光纤OCT成像系统”研发,将OCT光纤直径缩小至0.6mm,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项目获2018北京市医管局第三届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奖;与相关企业合作的“眼底图像人工智能识别研发及在致盲眼病和心血管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获202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胡运韬介绍,眼科与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合作,于2023年12月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脉络膜干细胞移植研究成果。由他牵头的基于柔性电极微电场的视网膜基因电转技术研究获批2024年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清华长庚眼科既有科研又重人文,有医德、有学养,富悲悯之心是他们的基本准则。
【康复中心】
“黑科技”引领康复医学新篇章
更新康复理念、自主研发康复机器人、突破脑机接口技术屏障……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一项项“黑科技”,无不预示着“未来已来”。而这些高科技背后,凝聚着一支以临床需求为驱动,不懈探索与研发的康复医学团队心血与智慧。
11月27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潘钰做客《医师报》直播间时表示,“我们的初心是通过科技与医学结合,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康复治疗,帮助那些因为疾病或意外而陷入困境的患者重拾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回归社会。”
朝着这个目标,在过去十年间,从一台仪器、一张桌子和一位患者,到如今一面面满载感激之情的锦旗,该团队在神经康复、儿童康复、老年康复、肿瘤康复、骨科康复以及疼痛康复等多个领域,为数万患者带来康复希望。
在打通从医院到社区、家庭康复“最后一公里”的路上,该团队通过科技赋能创新技术,推动医联体建设。例如,基于康复机器人和机器视觉,研发上肢及手功能康复数字疗法、脊柱侧弯数字疗法、膝关节疼痛数字疗法,从而有效带动基层康复服务水平的提升,惠及更多康复患者。
他们的探索并未止步于此,“在第四轮产业革命的今天,我们要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三级医院、康复医院、社区和家庭康复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潘钰的目标很明确:通过康复医学科的不懈努力,推动构建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健康服务新生态。
【耳鼻眼喉头颈外科·睡眠医学中心】
多学科携手 给患者最好的治疗
回想睡眠医学中心的发展历程,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叶京英教授绝口不提“创业”的艰辛,“发展过程还是一帆风顺的,开业第一天,中心就是满负荷运转。中心建设也得到了医院的大力支持,我们筹建了一支多学科联合的治疗队伍,集中优势资源,推动中心的快速发展。”十年春华秋实,如今中心已然成为睡眠医学的样板工程,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到这里“取经”,携手为更多患者提供更精准、更规范、更优质的治疗。
十年来,在“不让患者围着医生跑,而是医生围着患者转”的办院理念的指引下,睡眠医学中心打出一套守护患者睡眠健康的“组合拳”:“睡眠专病门诊”整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内科、口腔科、心理科、呼吸科、心内科等多学科力量,并确保每一位出诊医师经过睡眠医学专业培训,以实现睡眠疾病的精准诊治;“会诊专家”团队的组建,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出诊,解决复杂疑难睡眠问题;“个案管理师制度”让每个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后的康复期,都有专人管理,实现“一站式”诊疗,进一步提升就诊体验。
“给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中心的掌舵人,叶京英教授心中已勾画了未来发展的蓝图:一方面摸准行业发展节奏,掌握创新技术,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另一方面筑牢中心发展基底,坚守严格、规范的运营制度,推动中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急重症中心】
四科室携手联动,为急危重症患者打造通畅的救治通道
十年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创新性地设立急重症部,集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与普通内科于一体,优化医护人员和医疗资源配置,为急危重症患者和共患病较多的患者建立最优的救治通道。十年后,急重症部各科室间的配合已达到高度默契,形成了一个高效、无缝衔接的救治体系。
“病人滞留曾是急诊科的难题,急重症部的成立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确保了患者救治通道的畅通。”急诊科副主任冯莉莉指出。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周华认为,急诊、重症、普通内科及特色的呼吸治疗科这十年来在疾病诊疗上的共识和同质化,是急重症部的核心优势。
急诊科从2015年3月开诊,看诊人次逐年快速增长,现日均300~400人次。人员梯队上,从最初的不到10名医生,发展到现在的近20名医生,护理团队更是达到了200多人。目前,急诊科设置完善,包括急诊诊室、抢救复苏室、清创室、留观病房、负压隔离病房、急诊监护室,硬件设施齐全。
重症医学科逐渐走向成熟,成为医院首批获得国家重症医学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质的科室。科室年收治急危重症患者超1200例,病种涵盖了各特色亚专科的危重疾病。在肠瘘、肠卒中、重症感染、营养代谢管理、脑卒中康复及重症患者早期识别与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