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晚间,通威股份(600438.SH)和大全能源(688303.SH)同时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关于部分高纯晶硅项目技改检修暨有序减产的公告。通威股份表示,其下属永祥股份将逐步安排下属4家高纯晶硅生产公司进行技改及检修工作,阶段性有序减产控产。永祥股份的高纯晶硅产能超过90万吨,此次减产计划将对公司总体生产经营及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广告
大全能源也宣布,将逐步启动对新疆及内蒙古生产基地高纯多晶硅产线的阶段性检修工作,有序减产控产。大全能源已形成年产30.5万吨多晶硅产能,此次减产同样旨在减少经营亏损。
此外,协鑫科技(03800.HK)公司人士也对媒体透露,公司将同期进入减产检修工作。这三家硅料巨头合计产能占行业比例过半,它们的减产计划无疑将对整个光伏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光伏行业吹起“反内卷”号角
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关键环节,而此次减产的原因主要有多方面。一方面,受西南地区冬季进入枯水期影响,电力价格环比提升,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光伏产业总体行情持续处于底部调整阶段,多晶硅价格长期低位横盘,企业持续“失血”。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硅料企业开始通过减产来减少亏损。
今年5月,多晶硅价格首次跌破现金成本线,第二和第三季度硅料厂业绩陷入亏损。根据最新数据,通威股份(600438.SH)、大全能源(688303.SH)和协鑫科技(03800.HK)前三季度分别亏损39.73亿元、10.99亿元和29.71亿元。尽管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市场价格仍在生产成本线之下,这使得企业面对“越卖越亏”的局面。
事实上,早在今年12月5日,包括上述三家企业在内的33家头部光伏企业代表就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组织下进行了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专题座谈会。与会企业代表就如何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进行了探讨,并计划于2025年1月执行核定产能。
光伏行业仍处于扩张趋势
从市场层面剖析,此次减产为多晶硅价格反弹注入了强大动力。短期内,供应端的大幅收缩与春节前的集中采购潮有望打破现有供需僵局,营造阶段性紧俏局面;年底多晶硅期货的上市,吸引期现商踊跃入场,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资金蓄水池功能将有效调节现货供需与价格走势;长期而言,行业自律机制的深化与产业政策的有力扶持,将持续优化市场供需结构,助力价格理性回归。不过,当前硅料企业开工率虽普遍较低,但下游库存消化尚需时日,截至目前卖方库存仍维持在27.8万吨的高位,价格回升进程仍面临一定挑战与不确定性。
在政策维度,2024年政策导向发生显著转变。工信部发布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全方位规范行业发展,从生产布局、工艺技术到能耗环保等关键环节提出严格要求,力促产业升级转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持续发布成本分析报告,严厉约束低价竞争行为,引导市场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在政策的有力引导下,光伏行业正逐步摆脱困境,迈向健康、有序的发展新轨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企业纷纷加入行业自律行动的同时,那些未参与自律联盟的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冲击。特别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企业,如某些电气集团旗下的光伏科技公司、硅业和光能等,可能会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付出更高代价。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但光伏行业仍然处于扩张趋势当中。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4年1月至11月期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了206.30GW,同比增长26%。特别是11月份,新增装机容量为25.00GW,同比增幅为17%,环比则增长了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