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转换性障碍在我国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3.55%,首次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1月2日,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中心副主任医师李颖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分离转换性障碍大体可分为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分离症状主要表现为与意识有关的心理过程的分离破碎,如对周围环境察觉能力降低,记忆力下降,严重的还可能表现为现实解体,人格解体等。转换症状主要表现为不符合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的躯体症状,如出现了浑身抽搐症状脑电图检测却明确不是癫痫,出现了肢体瘫痪症状而神经系统检查却无法解释。
“分离转换性障碍往往跟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变化、自我暗示等因素息息相关,跟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共病率较高。”李颖介绍,现代医学界普遍认为,分离(转换)性障碍是个体易感素质(先天)和心理社会因素(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经历和反应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因素,多数患者初次发病都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作为诱因。
李颖表示,当受到比较强烈的生活事件冲击时,人们的大脑皮层可能会加强对传入刺激的抑制,可能使得人们出现短暂的感觉功能改变或短暂的运动协调困难;一些被文化认可的仪式中也可以出现类似分离性障碍的体验,但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则会对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等社会功能造成影响或带来主观上的痛苦体验。
2018年1月发布于《中国医药指南》的研究《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治疗进展》中提到,分离转换障碍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及物理治疗为辅,周围的家人朋友等应与医务人员达成共识,采用建设性的方式帮助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更快恢复。
在李颖接诊的患者中,一名女性患者在与丈夫大吵一架后完全丢失了与丈夫有关的记忆,但她的其他记忆和心理功能是完好的,被认为是一种分离性遗忘;一名女性患者在与男朋友分手后一时之间无法接受事实,出现了分离性失语症,在门诊就诊时只能写下自己的痛苦;还有一名转换性障碍的患儿,中学时曾被同学踢球踢到了肚子,此后几年间都无法自主小便,只能携带尿袋生活……
“当人遭遇出乎意料的事情,如亲人亡故时,可能一瞬间就会觉得头懵懵的,有点跟外界隔开了。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短暂的状态并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如果这种状态持续较长时间,且造成了强烈的痛苦甚至影响了社会功能,就应该及时就医,积极治疗。”李颖表示,首次急性发作通常与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通过积极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症状。如病程持续、反复发作或慢性化的患者,则可能与个性因素、持续存在未解决的应激因素、以及“继发获益”有关,尤其是需要综合的、长程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