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居民烹调油平均摄入量已超推荐量40%以上;猪肉平均摄入量已超推荐量30%以上,接近三成居民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这都是体重管理需要关注的问题。
成年人将摄入的脂肪总量减至总能量的30%以下,有助于防止超重肥胖;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的10%以内,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在“减油”方面,日常需要注意减少家庭烹调油使用量,春节期间尤其要关注以下几点:
1.控制油炸食品和“糖油混合物”的摄入量。这些食品是春节期间常见的小吃,“逛吃”时需要合理规划、控制总量。
2.春节在外就餐多,餐馆的菜肴往往重油重盐,消费者在点菜时要有意识多搭配清淡菜品,如选择蒸煮、白灼等烹调方式的菜品或向服务员提出“少油”需求。
3.春节离不开饺子和汤圆,拌馅时尽量少放肥肉、不用猪油。
4.春节大餐往往是油汤油水,最好不要用菜汤拌米饭、蘸馒头,喝汤先撇浮油。
5.瓜子、花生等坚果是春节必备零食,很容易吃过量,建议每天不超过“一把”。坚果虽然脂肪含量高,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有益健康。
在“降饱和”方面,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认为,“减油”本身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但以下几点可能更为精准有效:
1.摒弃“荤油更健康”的观念,少用荤油炒菜。动物脂肪并不是不能吃,而是吃肉时就已经摄入不少动物脂肪,人们在节日期间往往还会摄入营养价值较高的乳制品以及美味的腊肉、香肠等,此时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已经足够多。
2.大多数消费者有意识地控制五花肉、肥肠等肉眼可见的肥肉,但雪花牛肉、猪颈肉等“隐形肥肉”的脂肪含量更高,也需要适当控制,比如猪颈肉的脂肪含量可达40%~60%。建议适当用一些水产或禽肉替换猪牛羊肉。
3.糕点、曲奇、薯片等春节常见休闲食品脂肪含量较高,且多为奶油、黄油、棕榈油等饱和脂肪较多的油脂,需要适当控制摄入量。
除了“减油”“降饱和”,体重管理年当然不能忘了运动。春节期间如果没有时间坚持体育运动,碎片化的身体活动也是很好的。除了外出访友和逛吃旅游,还可以多参与家务劳动;上下楼时走楼梯而非坐电梯;看电视的时候走一走、跳一跳,做几个蹲起、臂屈伸;短距离内走亲访友以步行、骑车代替乘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