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消费贷调利率助消费控风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09  浏览次数:55
核心提示:法考复习规划: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轻松备考!360搜索推荐x  近期,多家银行加快优化调整消费贷利率、期限、场景嵌入等,发力消
 

 

法考复习规划: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轻松备考!

360搜索推荐x

 

  近期,多家银行加快优化调整消费贷利率、期限、场景嵌入等,发力消费信贷业务。不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驱动下,银行零售金融迎来增长机遇。银行在做好促消费、扩内需的同时,应防范过度授信等风险,推动零售业务稳健增长。

  持续下调利率

  近期,不少银行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希望抓住提振消费的政策时机,通过提额度、延期限等手段,加大消费贷供给,助力居民消费升级。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21.01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全年增加1.24万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消费贷在促消费和推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它能使符合要求的消费者提前实现各类消费,助力消费市场发展,增加消费需求。

  实际上,本轮消费贷利率下调始于2024年四季度,并在2025年元旦前后形成集中调整趋势,下调趋势延续到今年3月份。多家银行下调消费贷利率,背后受多重因素驱动。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侯力铭认为,一方面是政策驱动,国家推出一系列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合理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是银行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了客户画像精度,对高信用客群定向降价,以量补价实现规模扩张。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艾亚文表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压降了银行贷款定价基准。同时,部分银行的负债端成本压力缓解也有助于消费贷利率下降。此外,也有个别银行因竞争压力主动下调利率抢夺优质客群。

  总的来看,全国性银行消费贷平均最低可执行利率持续下滑。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内卷”消费贷利率,消费贷产品的利率一度跌破2.6%。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2月,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平均最低可执行利率为2.91%,同比下降28个基点(BP)。国有银行消费贷最低可执行利率平均水平为3.04%,同比下降26BP;股份制银行消费贷最低可执行利率平均水平为2.80%,同比下降31BP。

  不过,多家银行近日表示,接到总行通知,自4月起消费贷年化利率上调至不低于3%。为什么“2”字头消费贷利率被紧急“刹车”?

  梁斯表示,银行结合经营情况,上调消费贷利率是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审慎调整。由于个别银行一再下调贷款利率,消费贷价格战愈演愈烈,过低的利率易引发金融套利乱象,扰乱正常的信贷市场秩序。

  场景日益丰富

  消费贷的用途只能用于消费,而拓宽贷款在教育、医疗、装修等场景中的使用可以促进信贷投放。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贷款能够激发消费潜力,扩大社会消费总量。银行通过定制化的金融服务,能够与消费者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增强客户忠诚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

  近年来,银行加快拓宽消费场景,有效满足不同客群消费需求。在广西柳州市,为支持汽车消费升级,多家银行联合税务部门推出以旧换新专项服务,小微企业用户换车凭借纳税信用可获得银行的低息贷款,换车成本得到有效压降。在福建厦门市,为支持绿色消费,厦门国际银行推出美好生活季主题活动,今年2月,该行联合家居商场,为有家装消费需求的用户提供消费分期贷款,缓解了用户大额资金周转难题。

  此外,作为一种兼具消费信贷和支付便利的金融产品,信用卡是银行零售金融的主力军,其广泛适用于诸多场景,也是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力量。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瑞丰农商银行零售金融部负责人胡雯表示,该行通过打造“生活+文旅”新场景,与文旅部门合作,推出浙江省农信文旅场景的首款联名信用卡,覆盖餐饮、洗车、观影等6类高频消费场景,截至目前,文旅卡带动消费近亿元,为促进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多元支撑。

  优化消费贷和信用卡服务是降低信用风险、提升客户体验的关键环节。梁斯表示,商业银行应根据市场反馈和消费者体验,持续改进产品与服务。针对不同场景特性,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和监控体系。开发与特定消费场景相匹配的定制贷款产品,确保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针对特定场景实施精准营销策略,提升产品的市场知名度。通过举办优惠活动、积分回馈等措施,激励消费者使用场景化的贷款服务。

  金融提振消费,除优化场景服务外,还应在还款方式上细化举措。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借款人信用记录、还款保障,针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借款人,合理商定贷款偿还的期限、频次。

  侯力铭表示,优化还款方式对银行来说,既能降低贷款逾期和违约风险,减少不良贷款发生,也有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和黏性。因此,优化还款服务对于做好续贷、提振消费市场和促进金融稳定都有积极意义。对消费者来说,优化还款服务,如延长还款期限、调整还款方式等,有助于缓解消费者短期的还款压力,避免因暂时资金周转困难而导致信用受损,也有助于增强消费信心。

  风险还需警惕

  目前,各种消费信贷的贷款方式和服务很便捷,利率也在不断下探,但以举债的方式提前消费,仍要警惕零售贷款不良率抬头。

  侯力铭表示,对用户而言,过度负债本质上是超前消费需求与收入预期之间的错位。当前信贷门槛大幅降低,部分消费者容易陷入“以贷养贷”或冲动性负债,导致负债压力过大,甚至影响信用记录。尤其年轻群体受消费主义影响,叠加对分期还款压力感知不足,更易发生过度负债。

  从实践中看,一些用户为追求超前消费,采用多头借贷。梁斯表示,多头借贷使用户同时背负多个债务,还款压力剧增,一旦收入不稳定,极易出现逾期违约,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专家表示,金融消费者要建立理性借贷观,合理评估还款能力,提前制订预算和还款计划,选择合适的信贷产品,综合计算实际资金成本,增强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确保自身金融健康和稳定。银行应强化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在营销中披露真实费率与风险,共同构建可持续的消费金融生态。

  对银行来说,需重视贷后管理工作。梁斯建议,银行要完善监控体系,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密切跟踪贷款资金流向,确保资金按约定用途使用;定期与客户沟通,了解其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变化,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不断完善贷后管理的制度和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