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天上午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4.2号馆D厅举行的“百万英才汇南粤”春招会上,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详细解读了深圳“鲲鹏青年创新创业行动”的政策亮点。这是“鲲鹏青年创新创业行动”首次在外市开展宣讲活动。通过政策宣讲、企业家分享等形式,面向海内外学子展现深圳创新创业活力。
据悉,“青年鲲鹏项目”采取“先入库,后支持”工作机制,深圳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奖励资助和研发资助,入库项目最高可获100万元研发资助,同时还可享受人才政策、办公场地、科技金融等全方位保障。
“深圳的政策不是空头支票,而是实实在在的支持。”张林在演讲中特地以晶泰科技、影石创新、越疆科技在深圳的创业故事展示深圳“创新雨林”生态的蓬勃生命力。
其中,越疆科技创始人刘培超从实验室获取灵感,在深圳科创局资助、中科创客学院孵化下,推出第一代协作机器人。如今,越疆科技已在港交所上市,市值268亿港元,2023年出货量在中国所有协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第一。
当日下午,系列活动第二站“鲲鹏青年创新创业行动合作启动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行。仪式上,深圳市科技创新局与全国知名创新创业大赛代表、高校代表、创投机构代表等30余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启动“鲲鹏青年创新创业合作计划”。
据统计,2023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236.61亿元,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强度突破6.46%,企业研发投入总量位居全国第一。
目前,全市高层次人才2.62万人,留学回国人员22万人,技能人才406万人,各类人才总量700万人。深圳拥有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深圳还拥有50家概念验证中心、53家中小试基地,4000家各类创新平台载体,5000多台(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并举办系列创业赛事助力初创企业成长。
与此同时,对于来深求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深圳提供15天免费住宿政策。市区联动集中推出不少于400家孵化器、众创空间、科技园区等各类产业创新空间面积1600万平方米,为初创企业梯度配置“一张办公桌、一间办公室、一层办公楼”的空间。众多充满力度、温度的扶持政策,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鲲鹏青年”来深创造更多的创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