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打车软件集体被“喊停” ,法律边界在哪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04  浏览次数:616
核心提示:打车软件集体喊停 近日,济南多辆出租车接到通知:全体驾驶员共同卸载各打车软件,6月1日各公司联合上路对打车软件卸载情况进行

打车软件集体“喊停” 近日,济南多辆出租车接到通知:全体驾驶员共同卸载各打车软件,6月1日各公司联合上路对打车软件卸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北京交管部门约谈滴滴负责人,指出其专车、快车业务违法。

 

 

打车软件为什么会突然被“喊停”?

据官方的解释,打车软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出租车的收入。不过到目前为止,法律上并没有要求禁止使用打车软件,而出租车公司与驾驶员之间也没有签订过不能使用打车软件。

大部分专车被“封杀”是因为没有道路经营许可证,给行业监管带来了问题。如驾驶员注册准入缺乏认证、提供加价议价功能、操作方式存在行车安全隐患、投诉争议处理困难等,影响了出租车行业运价体系和营运秩序。这也是“喊停”的重要原因。

出租车公司是否有权卸载司机手机的打车软件

司机的手机是司机的所有物,司机对其享有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司机有权对自己的所有物进行使用,支配。

司机下载打车软件是自由的,不受任何法律约束,同时也属于个人隐私,是为了增加收入。而且与出租车公司签订合同的时候也没有明确规定不能使用打车软件。司机与出租车公司虽签订了租赁和劳动合同,但无权干涉司机的所有权。

在法律上虽然保护了司机的权利,但司机也不能滥用打车软件坑害消费者。不乱加价,不拒接,尊重消费者。做一个良心司机。

法规不完善还是不受重视

目前各类打车软件实行打车大补贴的投资策略,司机们都在忙着一手开车一手抢单子,忙的不亦乐乎。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2条规定,不得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司机朋友如果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打车软件,难免会涉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在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一次记2分。这是在中国对此行为的处罚。

在其他国家是怎样规定的呢?例如:在英国,开车打手机者可能面临“危险驾驶”起诉,最高可判入狱两年。新加坡对开车打手机初犯者最高罚款为1000新元,监禁6个月;对再犯者最高罚款为2000新元,监禁1年。 由此可看出中国对于此类惩罚是最轻的,这也使得法律法规不受重视,令人堪忧啊。更令人担忧的是司机有权下载打车软件,同时也给了黑车钻空子的机会。据调查,有多名乘客用打车软件打到黑车,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不只是黑车,打车软件也一直在钻"法律的空子"。他们推出的“专车服务”就是租赁公司出车,劳务派遣公司出司机,司机开着租赁公司的车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规避了“黑车”,但在服务上的漏洞,很难取证。服务平台就很轻易的规避了责任。跟法律"擦边而过"。

打车软件的加价功能可能涉嫌违法同时忽略了弱势群体。用过打车软件的都知道,里面有一个加价功能就是给司机小费。这同时也给了司机挑顾客的“自由”。

长距离有补贴加价的单子比不加价的单子更有吸引力,因此不加价的单子容易被忽视,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虽然加价是双方自愿,但是出租车行业属于社会公用事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应依法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出租车服务收费标准的制定或变更需要经过听证,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征求乘客、出租车公司和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私自加价这是涉嫌违法的。

个人认为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手段的发力点,应当集中在如何规范司机安全驾驶行为,以及如何遵守现行的营运规定,比如不拒载、不加价等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弱势群体,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用打车软件。对于一些中小学生和老年人,他们不会用打车软件。这个不是选择性忽略,而是直接忽略的。从这点看是极为不公平的。

隐私被泄露,到底是谁的责任

众所周知,打车软件都需要进行网上支付,在进行支付时都牵涉到个人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等许多个人信息,这不仅涉及到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还关系着用户银行卡的资金安全。

如果支付遇到信息泄露, 该向谁去追究法律责任?而且通过用户反馈,一些美女乘客甚至遭到司机的电话骚扰甚至威胁,原因是支付者用的是真实姓名和号码。这种行为严重的侵犯了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打车软件的漏洞已经侵犯了乘客的隐私权和生命财产安全,打车软件的运营商是否该从这方面着手修补,“喊停”的声音会不会小一点?

新兴互联网产物更应该懂法,打车软件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产物,给大家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应该知法懂法,合理合法在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中使用。但是从目前“喊停”的势头来看,似乎做的还远远不够,大家还是要以自己的安全为主,选择适合安全的软件。我想,如果国家有明确的相关规定,并且从法律上维护乘客的安全,大概就不会被“喊停”了吧!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