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当前中国股市真正“毒瘤”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26  浏览次数:520
核心提示:中国证监会出来整顿股市秩序应该是他们的一份责任,也是好事,但要清除股市这些毒瘤就得从根源上入手,逐渐地放弃政府对股市管制
 
 中国证监会出来整顿股市秩序应该是他们的一份责任,也是好事,但要清除股市这些毒瘤就得从根源上入手,逐渐地放弃政府对股市管制及参与,真正让政府成为股市市场秩序及规则制定者、裁判及守夜人。最近,政府救市过度参与市场,如果善后不周,同样可能成为一次股市重大的利益分赃,破坏市场秩序,并导致股市违规违法盛行。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半年稽查执法情况,透露将从九方面加大稽查执法力度,大力清除股市肌体上的“毒瘤”,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在股市暴涨暴跌之后,中国政府正在加强执法,来整顿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以此来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而这次中国证监会打击内幕交易、对违规配资立案查处、查处违规减持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这些也中国股市肌体上的“毒瘤”。

但是,中国股市肌体上的“毒瘤”是什么?仅是这些违规违法现象吗?比如,中国证监会上半年增加了稽查执法,并做了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拓展案件线索来源,执法线索来源更加广泛;二是持续保持打击内幕交易的高压态势;三是进一步加强打击操纵市场行为;四是加大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力度;五是集中打击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六是严重查处市场机构中介执业违法行为;七是集中打击新三板市场异发多发的违反市场行为;八是加大对大股东违规减持类市场行为;九是加大对执法信息的发布等。但是,这些只能是表象,只能是其他方面因素派生的结果。如果不能够真正清除中国股市的毒瘤,那么这些派生的现象或结果就会没完没了。

因为,任何金融交易都是对信用的风险定价,信用风险的定价方式不同,就会有不同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工具出现。但是信用是什么?信用是个人、企业、组织或政府之承诺。它是通过合约的方式来连接的。如果合约的精神及市场化的合约关系没有出现或形成,那么市场化的信用从何而来?中国股市也就无法进入有效的信用风险定价。

中国1990年代出现的中国股市,基本上是由计划经济转轨而来。这种股市根本上就不存在由合约精神及由市场化决定的信用关系,股市的信用完全由政府确立及隐性担保。既然股市的信用完全由政府来确立及隐性担保,那么政府当然就成了股市的主导者。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股市就成了彻头彻尾的政策市。政府官员不仅主导股市指数的升跌,也可利用手上的审批权、定价权来调控股市。同时,股市之利益也玩转在政府官员的手中。

即中国股市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策市,那么中国投资者进入股市根本就不需要看宏观经济形势,也不是看企业业绩,只要看政府官员的脸色。这时,中国股市的投资者成本收益分析一定会把其投资行为的收益归自己,而把其投资行为成本归政府或整个社会。因为,他们的投资行为完全为政府隐性担保。在这种情况下,股市投资者肯定会偏好风险高的投资,因为,投资风险越高,可能收益就越大,但其可能把过高行为成本转移给政府或整个社会来承担。

还有,由于政府担心股市投资者过于冒风险,就对股市的运行设立各种不同的限制方式,如设立涨跌停板制度,设立海外投资者进入,政府甚至指导股市投资者投资或不投资哪类股票。正因为政府这种隐性担保及管制,更是造成了中国股市投资者风险意识薄弱及违规违法心态严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违规违法是股市投资者获得利益更多、成本更低的方式。在股市的投资者看来,他们的违规违法与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简单不可同日而语。也就是说,当前股市上的市场秩序混乱,违法违规严重很大程度上都是与政府过度对股市管制、政府过度参与市场有关。如果不从这里入手,要清除股市上的这些毒瘤是不可能的。

所以,中国证监会出来整顿股市秩序应该是他们的一份责任,也是好事,但要清除股市这些毒瘤就得从根源上入手,逐渐地放弃政府对股市管制及参与,真正让政府成为股市市场秩序及规则制定者、裁判及守夜人。最近,政府救市过度参与市场,如果善后不周,同样可能成为一次股市重大的利益分赃,破坏市场秩序,并导致股市违规违法盛行。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