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底,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2349家,半年减少246家
从过去的野蛮生长,到现在监管收紧,2016年被业内称为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元年”。从政策监管来看也确实如此,去年下半年央行、银监会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稿两份重磅文件后,今年上半年政策出台的步伐更加密集。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性及地方性的关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相关政策共出台18项。
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也让网贷行业从业者有着不一样的感受。金融工厂CEO崔海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2016年以来,整个行业的市场环境表现得更加冷静,并出现清盘退出、跨界转型、深入细分领域等方向的转变。行业不再像之前一样处在风口浪尖,是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
市场对于监管趋严的反应也很明显——新增平台数量减少,不断有平台清盘退出,违规业务如首付贷、股票配资等被叫停,夸大、虚假宣传被叫停,平台开始自查自检,积极落实产品登记、信息披露,积极推进资金存管等。
“在监管进一步收紧的下半年,行业必将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谈道,“平台数量应该会进一步减少,专业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投机者、搅局者以及不具备从事互联网金融行业能力的平台,都将被淘汰,行业将迎来一个理性发展的阶段。”
上半年共出台政策18项
监管有的放矢
“监管元年”绝对不是业内对今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戏说。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与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关的全国性政策共出台11项,包括《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加强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规范》(初稿)、《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理工作实施方案》、《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草稿)》、《互联网保险风险专项整治保险中介领域工作方案》。
为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报记者发现多地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合计共7项。如今年1月份,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北京市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管理办法》,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在3月份、4月份相继颁布了《关于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指导意见》、《江苏省网贷平台产品模式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4月份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清理“首付贷”类业务的通知》,广州金融业协会等也发布了《关于停止开展首付贷、众筹购房等金融业务的通知》,5月份上海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颁布了《上海网络借贷平台信息披露指引》,6月份北京相关部门又分别下发了《关于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活动中加强金融投资理财类广告监管有关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北京市网贷行业自律管理的通知》。
“如果说之前的监管政策更多是粗放型、框架型,那么近期传达出的监管政策则更加细分、更加具体、更加严格,涉及很多实际操作的规则,这也符合市场的一贯预期”,崔海晨对本报记者说道。同时,他认为近期的监管政策表现出了更多的专业性,尤其是以北京市“1+3+N”模式为代表的监管方针,体现了监管对于行业理解的逐步深入,开始有的放矢。
《证券日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北京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正式对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下发一份“通知”。“通知”称,将按照北京市“1+3+N”的自律管理模式,强化行业自律管理。针对在京从业的个体网络借贷机构实现自律管理全覆盖,认真落实产品登记、信息披露、资金存管三项措施,建立日常风险监测机制,做好风险评估,完善风险防范处置工作方案。据悉,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于近期开始新一轮的平台排查,目前正在排查建档阶段。
有平台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排查内容包括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注册经营范围说明;公司负责人名片、广告宣传页、业务流程说明、电脑一台(核对网址);自查表回执(加盖企业公章)。“事实上 , 1+3+N 北京模式中,产品登记、信息披露和资金存管三条,对于动机不纯立意不良的平台几乎是毁灭性打击,这将有效地减少诈骗平台,扭转劣币驱逐良币的状态”。
平台数量将进一步减少
行业进入“剩者为王”时代
事实上,监管环境不断收紧在市场上有着更为直观的反映——新增平台数量减少,不断有平台清盘退出。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5月份,共有190家平台主动停业。而据网贷之家昨日发布的《2016年全国P2P网贷行业半年报》指出,“在经历了前两年平台大幅度增长的过程后,今年上半年P2P网贷平台数量呈现了阶梯下降的走势,2015年底全国正常运营平台数量有2595家,而截至2016年6月底,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已经下降至2349家,半年时间减少了共246家正常运营平台。预计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仍然将进一步下降。”
对此,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方颂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平台的主动退出,说明行业已从野蛮阶段进入到理性发展阶段。“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及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经营困难及不合规平台的退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常态。”
此外,今年上半年违规业务如首付贷、股票配资等被叫停,夸大、虚假宣传被叫停,平台开始自查自检,积极落实产品登记、信息披露,积极推进资金存管等,都反映了行业在监管下正向健康发展的方向迈进。“对于希望通过互联网金融实现普惠价值,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平台来说,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状况。因为这些门槛对于投机者、搅局者来说是巨大的成本,但是对于行业真正的践行者却是分内之事,甚至大多数都是已经做到的,只有个别细节需要进一步优化”,崔海晨对本报记者说道。
在前述业内人士看来,在监管进一步趋严的下半年,行业必将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平台数量应该会进一步减少,专业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投机者、搅局者以及不具备从事互联网金融行业能力的平台,都将被淘汰,行业将迎来一个理性发展的阶段。“从长远来看,这也是行业积蓄力量的时期,谁能在这段时间内真正意义上夯实内功,才能在未来行业的进一步爆发中占得先机。”
金联储相关负责人沈瑾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趋严绝对是好事情。伴随着网贷行业监管的不断完善,网贷行业开始呈现“良币驱逐劣币”的迹象。同时,对于网贷行业下半年发展,她认为:第一,随着监管政策的趋严,下半年网贷行业将越来越趋于冷静、趋于理性,无论是在平台规模还是在收益率方面。第二,监管政策在对一些伪平台或资质较差的平台进行打击的同时,对好的平台来说也是一种鼓励。“我们不难看出,监管政策还是有很多新思路的,对新的业态也具有很大的引导作用。总的来说,监管政策是有保有压,并不是一棍子将所有平台都打死”。第三,能够让平台对号入座,有利于互金平台的去污名化,而不是一提到互联网金融,就会人人喊打。监管趋严将有利于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更趋于理性、规范、健康、有序的发展。第四,行业将会进入“剩者为王”的新时代,网贷行业也将在大浪淘沙的冲刷中实现优胜劣汰,唯有合规经营、稳健发展,不断修炼内功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熬过“寒冬”成为最后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