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智能血压计 助力血压管理大有可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18  浏览次数:494
核心提示:智能血压计 助力血压管理大有可为  方庄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方庄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医生签约慢病病人的管理模式,管理着辖区约1
 智能血压计 助力血压管理大有可为

  

 

 

 

方庄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方庄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医生签约慢病病人的管理模式,管理着辖区约1万名高血压病人。来自北京市医保中心的回顾性数据显示,同比2014年,2015方庄服务中心管理的这1万名高血压病人,在全市的就诊次数全面下降,人均就医费用下降1000元,相当于给医保中心节约了1000万元。

  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互联网+社区健康管理标准的工作委派给试点基层医院方庄卫生服务中心。中心负责人吴浩主任告诉记者,人工智能、电子数据和互联网的支撑,在基层医院智能化管理慢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状:远程管理血压是大势所趋

  据一项对17个国家1259位全科医生进行的全球性调查显示,依从性差是造成高血压患者血压不达标的首要原因,远程血压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在吴浩看来,远程血压管理模式在国内尚未普及其实受困于诸多因素。

  准确性有待改进

  首先,智能电子血压计的准确度一直是使用者最关心的问题。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会长王文介绍,判断血压计准确度是否达标,中国高血压联盟采用ESH的标准进行认证。通过认证的血压计被视为准确度符合标准,并在中国高血压联盟、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的网站公布。非常遗憾地是,目前国内电子血压计厂商对于血压计准确性认证的重视程度不高,中国高血压联盟、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网站显示,目前经过该机构做过临床准确性验证的产品仅十余款。在行业环境影响下,智能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亟待改进。

  虽然智能电子血压计的精准度有待提高,但基于它所具备的数据传输功能,是并入互联网管理的前提。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总经理史立臣表示,现行医院对病人的管理体制,以及医生繁重的工作量,都是阻碍智能电子血压计在三甲医院推广的现实问题,普及要另辟蹊径。

  软硬件难兼容

  接口不统一也是智能血压计研发者的一块心病,导致企业和消费者两头受堵。从事智能血压计研发的陈云权博士打了个比方,如同苹果手机不能使用三星手机的充电器接口一样,目前不同厂家生产的智能血压计只能接入自行设计的软件平台,导致平台重复建设,各平台还要分别请专业医生分析使用者传输的数据,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摊大饼的结果是企业精力过于分散,难以集中精力搞产品研发,阻碍产品在准确度等性能上精益求精。陈云权博士建议,实现产品和平台的兼容,当务之急是国家统一接口标准,让企业回归产品研发的使命,在精准度和方便病人使用方面多下功夫。而如今平台各自为政,软硬件难以兼容,制约了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和应用。

  实现接口和平台的统一,不但利于国家监测医生管理病人血压情况,也有利于打破壁垒实现企业间良性竞争。

  未来:打破壁垒实现专业化服务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副会长、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增武教授指出,医疗器械厂商不能做好医生的事。远程血压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该有医学技术人员,IT、通讯技术、硬件研发等各方面专业人士的跨界合作参与,这样就能够避免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测量设备和后台医学逻辑判断发生冲突,使管理系统更加符合相关高血压防治指南和临床诊疗规范的要求。

  行业极需可持续赢利模式

  为培育市场,目前很多智能血压计生产企业不计成本赔钱赚吆喝,免费让血压波动期病人体验智能血压计的便利性。吴浩称,厂家免费提供的产品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所有需求病人。将来,软硬件兼容、服务平台实现统一后,可以预见血压计的成本将大幅下调。即便届时智能血压计仍未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高血压病人考虑到实际需求仍会自行购买。智能血压计的普及会推动生产企业实现赢利,赢利模式的形成势必会促进产品品质的提升。

  智能血压计从生产到市场推广再到平台服务,医疗服务是形成闭环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吴浩主任称,单纯智能健康设备测量的数据意义不大,只有附加了专业人士的分析和解读,才能体现出医疗服务的核心价值。

  患者关心智能化带来的便利

  高血压患者血压是否达标,更多的是在于管理,专科医院医生管理非固定病人的高血压,就是高射炮打蚊子,既管不好又浪费资源。吴浩主任认为,管理好社区居民的血压,基层医院有天然优势。通过签约服务,目前方庄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与病人之间已经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基于对固定病人家庭史、病史、生活习惯的了解,结合平台数据,医生管理病人的血压更加得心应手。若非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仅凭记忆力,医生很难掌握手头1万名高血压签约病人的详细情况及慢病数据。服务中心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当全科医生在诊治常见病时遇到瓶颈,应该如何通过互联网途径对接专家级医生,从上级医院获取专业指导,从而实现在基层医院解决病人问题的目标。从这个着眼点来看,基层医生和专科医生各尽所能,不仅病人获益,也是实现分级医疗管理是必然趋势。

  高血压和糖尿病在我国是常见病、高发病,两类病人占据着三甲医院40%-50%的门诊量,这部分人同时也是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管理好病人的血压和血糖,相当于将心脑血管疾病的关口前移。借助智能健康设备,基层医院在减少社会失能人口和节约医保费用方面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