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指出,短期而言,市场防御性情绪促使资金“抱团”业绩较为稳定的白马股。而长远来看,随着注册制改革深入推进,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发挥,更多资金将流入各优质赛道的头部上市企业,而不具备长期价值创造的企业或将面临淘汰。
首周频现“指数涨而个股跌”
公开数据显示,上周五个交易日中,在沪指收涨的1月4日至7日,全市场下跌个股数量分别为1100家,2385家,2980家,3282家,最高下跌比例超过80%;而沪指收跌的1月8日,上涨个股数量达到2073家,上涨比例超过50%。
指数上涨、个股普跌之下,大市值公司的涨幅愈发显著。Choice数据显示,在上周涨幅超过15%的个股中,总市值在千亿元以上的共有25个,总市值在100亿元至1000亿元之间的有90个,而总市值在10亿元至100亿元的中小市值个股仅有45个,10亿元以下的个股则没有进入周涨幅超15%的榜单中。
行业龙头表现尤为突出。例如,粮油龙头金龙鱼周涨幅达33%,养殖龙头牧原股份周涨幅为25%,光伏龙头隆基股份周涨幅近20%。宁德时代、比亚迪、海康威视等行业龙头股周涨幅也超过15%。
与此同时,市场流动性也大都集中于龙头股。尽管前五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额每日均突破万亿,但部分中小市值股票却处于“失血”状态,成交量低下。《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Choice数据统计,市值在千亿级别以上的个股,平均周成交量为45235万股,平均周成交额达到128亿元;市值在100亿元至1000亿元内的个股,平均周成交量为16957万股,平均周成交额25亿元;市值在10亿元至100亿元内的个股,平均周成交量为5490万股,平均周成交额仅为4.5亿元;而市值在10亿元以下的个股,平均周成交量为2672万股,平均周成交额不足0.5亿元。
“当前市场情绪偏向保守,防御性情绪占主导,因此这一时期资金更多会选择一些业绩较为稳定的‘大白马’品种。”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这些行业有利于机构在开年打下较好的业绩基础,也因此成为资金“抱团”的重要选择。
注册制下市场优胜劣汰功能加强
长期来看,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和长期资金“话语权”的提升,更多资金将流入各优质赛道的头部上市企业。
以申万二级行业指数作为分类依据,从去年6月底至今,区间涨幅居于前三的行业分别为电源设备、汽车整车以及航空装备,前两者的区间涨幅超过了100%。在专家看来,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是赛道前景广阔,具有较强的成长性。
指数表现则是头部公司走强的另一个写照。Choice数据显示,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沪深300指数累计涨幅超过30%,而同期国证2000指数涨幅仅为4.7%,大盘股与小盘股走势“冰火两重天”可见一斑。
专家预计,在注册制改革推进下,市场“优胜劣汰”功能或进一步凸显。“注册制改革意味着更多企业将获得登陆资本市场的机会,但上市之后能否筹集到资金,选择权仍然由市场来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市场的优胜劣汰。”桂浩明表示,目前已经出现了一批新上市公司,由于业绩表现未得市场认可,资金筹措也并不理想。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分析师蔡芳媛也指出,质地优良的公司在市场化定价下有能力获得更高的估值和融资,这些公司一般处于优良赛道、自身具备较强的实力,在资金支持下有望获得更快速的成长;而对于竞争优势相比较不够强的小型企业而言,如果不具备自身核心竞争力和较高的护城河,则极易被市场抛弃。整体来看,随着注册制的推行,头部公司将愈发受到资金追捧,业绩差的公司市场出清逐渐加速。
另一方面,市场资金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机构资金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国盛证券研报显示,从主导市场风格的增量资金构成看,2020年股市增量资金主要源自公私募。其中公募有约3.5万亿元增量资金,私募有约5100亿元增量资金,来自北向资金的增量资金近2100亿元。而据国君策略分析,在流动性拐点出现之前,赛道、竞争格局等仍是增量资金考虑的前提。伴随投资久期的放长,蓝筹龙头仍是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