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8-10 09:52
的原动力是关切政治。
来到北京,罗第一个住处是每天30元的地下室,直到被《中国商报》聘用。为弥补自己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缺憾,他大量阅读其他报刊,模仿写作,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报社最多产,也最有进取心的记者。
2004年3月,他转战《新京报》。他一开始在同一拨记者里不算出色。时任《新京报》编辑的李列说,尽管罗昌平的学历和职业起点不高,但学习能力很强,在业务上花费的心思远超常人。有的记者会凭兴趣做事情,而昌平会想着如何更快地出人头地,他的进攻心态比较急切。
近10年后,李列还能记得当时行内竞争对手对罗昌平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