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03 12:51
多?结果就只能是恶性循环了。
有人或许会问,不自己掏,去找专业些的采耳机构会不会好很多?
答案也许会让你失望:去外面采耳,远比想象中要危险。
采耳,比你想象得危险
和家里相比,许多采耳机构的道具花样繁多。
鹅毛棒、孔雀羽、小音叉、马尾棒,它们各有各的用处:先是轻拂面孔,再是刺激耳道,接着还有耳部按摩。活脱脱是掏耳界的十八般武艺。
不过,根据多家媒体报道,这些采耳工具,在保管和消毒上都是不达标的。
采耳导致感染的案例
比如像羽毛一样的孔雀羽,它往往是采耳的开场白,会在耳朵里旋转,但很多采耳机构都不能做到